同时兢兢业业的扮演着一个在家中备受宠爱的小村姑。
大队去粮站送粮的那一天,田老太早早就起来了,花大手笔的煮了二十个鸡蛋,给田立松和田立林一人拿了十个。
给一旁的田宝宝馋的口水都要下来了,眼巴巴的盯着鸡蛋。
田宝宝虽然馋,但是他也懂事儿,知道这鸡蛋是给他爸的,就是实在是控制不住自己这个眼睛往上边儿瞅。
现在听田老太说有大米干饭吃,他十分艰难的收回了视线,点了头之后就跑到院子里去了。
看不见就不会馋了。
“田宝宝!”田老太把鸡蛋装起来,高声叫田宝宝的名字。
等田宝宝进来之后他把装鸡蛋的袋子递给他,“你把这鸡蛋给你大爷和你爸送过去。”
田宝宝就提着袋子跑去了谷仓那边。
此时谷仓这正聚集了不少人,大家都看着粮食被一袋袋的搬上了牛车。
现在一头牛真贵,农民宁愿委屈了自己,也不想让牛挨饿受累。
车上装了一半儿都是牛的草料,剩下的粮食没装几袋,负责养牛的牛四叔就心疼的说道:“行了行了,再装下去这牛就走不动道儿了。”
这一袋粮食最重都得有两百来斤,上边儿装了四袋粮食,再加上给牛带的草料,最少都得小一千斤,牛根本就拉不动。
田立松听牛四叔这么说,就让大家把粮食都搬到自家的独轮车上,独轮儿车装满了,就肩扛手提。
家家户户的壮劳动力都一起进城去送粮,就连力气大的女人也跟着一起进城。
那边风风火火的称着粮食装车,田甜在这边和沈玲玲一起卖呆。
“总算去送公粮了,这几天我们家天天吃菜,我脸都要吃绿了。”沈玲玲说道。
沈玲玲家的工分没有田甜家挣得多,粮食分的也没有田家多,秋收还没结束的时候,他们家就没剩多少粮食了。
“我家也早都断粮了,家里连油也没有了,这几天吃的菜基本上都是水煮的,一点味道都没有。”田甜也跟着吐槽道。
幸好她壳里还有吃的可以开个小灶,要不然她也受不了。
“像咱们两家能挣工分儿还好,杨伯伯家里听说从秋收开始只能吃那些水多米少的粥饭。”
秋收是大事情,夏天和秋天吃不饱都行,唯独春秋两季要吃好吃饱,要不然那么繁重的农活根本就坚持不下来。
“还有咱们村的那些知青,听说前几天新知青和老知青又打了一架,说听说是新知青把粮食都给吃完了,想要跟老知青借。老知青没答应,就有几个人偷偷跑去老知青他们那边儿拿,结果正好被抓了个正着,两边儿就打起来了。”
“听说打的特别激烈,又是薅头发又是挠脸的!”沈玲玲越说越兴奋,两只眼睛都在放光。
“我平常看那些知青一个个斯斯文文的,没想到打架比咱们村儿里的还猛!”
新知青也是去年冬天才到他们村子的,平常做饭吃东西心里也没个数,恨不得顿顿都吃干的,大队发的那些粮食根本就不够他们坚持到秋收的。
这秋收的时候他们吃不饱,干的活儿又累,饿久了心里也发激,跟老知青借粮食,被拒绝之后忍不住了,这两边儿就打起来了。
说实话,总是在每年知青刚过来的时候都会发生一次,之前都是闹那些大队干部的。
一开始的时候大队干部也是好声好气的跟他们说。毕竟人家小小年纪,背井离乡来到农村,活儿又苦又累吃的还少,所以对知青们还挺有包容心的。
后来发现他们脾气越好,知青就越是蹬鼻子上脸,干脆也不同情可怜他们了,一个个的都扮黑脸,说话也粗声粗气的,果然变得清净了不少,知青也不敢拿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儿让他们来解决了
不过大家都还是十分的讨厌知青,现在田立松就很少会在家里提知青的这些事儿,田老太也不是那种出去八卦的老太太,田甜也就不知道这些小道消息。
像沈玲玲的她奶奶每天热衷于揣兜瓜子去挨家挨户的串门儿,对村子里的八卦就比较了解。
“这么严重啊?”田甜有点惊讶。
现在新来的知青棱角还没有被磨平,一个个锐气的很。
来到这农村嫌弃来嫌弃去的,嫌他们往地里面上粪太脏了,又嫌弃他们村里的人是泥腿子。
正是大队里的人对他避而远之的时候,也不会特意去提醒他们。
老知青倒是会跟他们说,不过他们也不听,所以粮食很快就吃完了。
“可不是嘛!咱村里有矛盾,也没说打架啊!”沈玲玲也十分感慨,觉得城里人跟他们也没什么两样。
甚至还不如他们,啥活都不会干,笨手笨脚的。
还一天天想着美事,以为不干活就能有粮食吃,纯粹是把他们惯的。
“我说今天怎么一个知青都没见着啊!”田甜环视了一周说道。
“粮食都装好了吗?没有落下的吧?”等粮食都放到车上了,剩下的粮食也都背起来了,田立钢喊道。
田立钢是田立松这个辈分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