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确实必不可少,有了这项印刷技术,纸张供应至关重要,我相信您对此已有周全考虑。"相较于车床和水力锻锤这类复杂的工业设备,印刷术与造纸工艺相对简易许多,陈华进一步说明:"你现在看到的这些设备正是为新建的造纸厂和印刷厂所预备的。"
他引领着侯长史参观了磨浆机和造纸专用的压力筛等器械,强调这些装备投入使用后,将会极大地提高造纸厂的生产效能。随后,两人来到一幅已完成排版的版面前。
侯长史审视片刻,惊叹道:"殿下,这是屯田令、征兵令的内容,以及近期京州发生的种种事件,莫非您打算将这些都印刷成册?" 陈华微笑着回应:"这不是册子,而是报纸。"
接下来,陈华计划开展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舆论引导。通过报纸,他不仅能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传播各项政策法令,还能让百姓及时了解时事动态。这样,民众能够真切感知到藩王为他们所做的努力,进而加强对他的支持。
陈华深知舆论阵地的重要性,他认为不论哪个时代,都不能放弃对舆论的把控,否则他人便会乘虚而入,用虚假言论混淆视听,扰乱社会秩序。一旦报纸在封地内广泛发行,他便能迅速应对民间谣言,并有效引导民意走向。
侯长史此刻对印刷术的震撼远超以往,他感慨万千地说:"有这样的国家重器,何愁天下人不知殿下的英名。" 陈华淡然一笑,解释道:"报纸并非单纯用于宣扬本王的功绩,你看这版面上除了我的政令,还有原州走私案和北陈州七十二口灭门惨案的报道。" "此类消息若能在民间广为流传,百姓自然会对地方豪强产生反感,并赞扬殿下的公正严明。长远来看,只要殿下持之以恒地励精图治,不必担忧百姓不会衷心拥戴。"侯长史越发激动。
之前对于陈华所推行的机械革新,侯长史或许难以理解,但当话题转至政务层面,他立即心领神会。陈华点头赞同,这也是他的初衷之一,不过他也提到:"遗憾的是,封地内识字的百姓尚不多,报纸恐怕只能在官府内部传阅。"
侯长史提议道:"这倒无碍,殿下。在这六州之中,不乏贫寒书生,他们常常靠售卖字画、替人抄写维持生计。您为何不让这些书生携带报纸前往各地州县朗读给百姓听,只需给予他们适当的报酬即可。"
陈华闻此,欣然赞许:"好主意,侯长史果然深谙民情,我竟忽略了封地中也有不少读书人的存在。"两人对报纸的构想均感振奋,借此契机,陈华又提起了另一项事务:"顺便,侯长史,有一件关于军队的事,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商议。"
提及军队之事,侯长史面色肃穆起来,深知军队问题始终是个微妙而敏感的议题。 "殿下,现今军队由李门将负责统辖,您是否对其有所顾虑呢?"侯长史谨慎发问。 陈华则回应道:"随着钢铁厂已聚集三万之众,下一步便是为军队配备精良装备。一旦装备齐全,京州军就将成为一支锐不可当的力量,而这支力量必须牢牢掌握在我手中。因此,我想在军队内部强化长史的职权地位。"
长史虽为都督府中的文职官员,通常只在都督府一级设有这一职务。然而,在陈华看来,这样的配置远不足以应对当前信息流通受限的时代背景,军队哗变的风险极高。故此,仅依赖头脑单一、易受情绪驱动的武将管理军队实乃险策。他决意借鉴现代军队的政委制度,将长史的角色扩展为军队中的政委。
陈华欲派遣长史深入军队基层,确保每一层级都有长史负责思想政治工作。如此一来,军队如同一人,主将负责指挥军事行动,长史则须遵循命令,不干预战术决策;而长史的主要职责在于维护军队的思想纪律,确保陈华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关键时刻有权罢免出现叛逆苗头的主将职位。
在京州少府监中,陈华向侯长史详尽阐述了他的构思,侯长史连连点头,不论是报纸的运用还是对长史职责的调整,都彰显出陈华意图对封地实施全面而严格的掌控。
侯长史认为陈华此举可谓高瞻远瞩,旨在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他提出疑虑:“殿下,如此一来,我们所需的具备较高文化素养的人才数量将会大幅增加。”
陈华答道:"读书人不应只为功名利禄,更应当为国家社稷贡献力量。如今我提供这样一个无需科举,经培训竞争选拔就可担任要职的机会,岂不是更好吗?"
尽管侯长史并不完全理解“培训”和“竞争上岗”的具体含义,但他明白陈华是要大规模招揽并任用读书人为官。于是,他建议道:"那么,都督府不妨发布告示,召集封地内的所有读书人,不论其是否取得过功名,皆可报名参加,您看如何?"
"很好,就这样执行吧。"陈华肯定了这个方案。两人达成共识后,侯长史即刻着手办理此事。对于长史深入军队之举,他并无异议,反而视之为对自己地位的一种提升。他深知军队犹如双刃剑,既能对外御敌,亦可能祸起萧墙,因此,严格管控军队实属必要,他对陈华的这一系列改革举措深表赞同。
招募长史和报员的相关事宜交由侯长史全权处理,而陈华本人则专注于监督印刷厂和造纸厂的运作。他内心充满期待,渴望见证陈国首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