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娥哼了一声,吩咐道:“六儿,去找老爷,说我钱花光了,人不回来没事儿,钱得到!”
名叫六儿的侍卫领命离去,袁春娥让其他三人去拿东西,等人去了药房,袁春娥双手撑在桌子上,弯腰前倾,凑在秦海的耳根低声呢喃道:“不许说出去,姐姐过几天再来找你玩儿。”
秦海纹丝不动坐如老僧,一脸淡然的咽了口唾沫,恰好吞咽的声音被袁春娥听见。
袁春娥被秦海一本正经的模样逗的花枝乱颤,媚笑着扭着杨柳腰转身离开了医馆。
等街边的汽车离开,婉宁才凑过来吐槽道:“这女人是不是啥,又便宜又好的药不要,偏偏要花大价钱买这么贵的药,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来打扫桌面的招娣嬉笑道:“这你就不懂了吧,人家可是姨太太,花的又不是自己的钱,当然赶着买最好的。”
婉宁似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满眼含情的看向秦海,声若蚊蝇嘀咕道:“秦大哥,我也想当你的姨太太。”
婉宁的声音不大,秦海却听的一清二楚,一滴硕大的汗珠沿着脸颊瞬间落下,尴尬的秦海猛咳不止。
这妮子,开窍了?
隔日的逢三义诊人群依旧庞大,天没亮就在街面上排起了长队。
秦海照例起了个大早,从清晨到日落,也就中午休息了半个时辰。
这次义诊与以往一样,哪怕出了宝心堂那样的事情,大众依旧不愿意多付一点钱在秦海这里买真药。
对此秦海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沈竹欣等人则很泄气,觉得这些人不明事理,明明对他们好的视而不见,非要自己多花钱去找罪受。
站在沈竹欣的角度算这本账,底层大众的确愚昧无知。
若是站在劳苦大众的角度,这本账要多精细有多精细,对于他们来说,烂命一条不值钱,而钱是真的值钱。
愁云密布了一天的药房在深夜降临的时候烟消云散,因为第二天秦海会带着她们去逛庙会。
白塔寺实际上不叫白塔寺,这座寺庙始建于元朝,当时的名字叫大圣寿万安寺,后来在顺元年重建,改名妙应寺。
因寺庙中有一座高大的白塔,民间叫起来顺口,就一直称呼妙应寺为白塔寺。
到了清末,时局不稳,民间疾苦,寺庙里的香火也遭到了重创,为了维持寺庙的日常开销,就把一些地方出租给商户,慢慢的就形成了庙会。
白塔寺庙会在京师的庙会中仅次于琉璃厂的庙会,光是固定摊位就有五百个,这还不包含临时摊位。
加上占地广,寺庙内的建筑景观多,又在阜成门大街内,是京师大众不用出城就能游玩踏青的好去处,庙会一开,就是人山人海喧闹不止。
这日秦海带着一众小妮吃了早饭便前往阜成门大街,哪怕才不到早上十点,寺院里已经是人头攒动游人如织。
进入妙应寺的白玉石牌坊算是正式进入寺庙区域,
庙内头院东侧,有卖山货的、卖针头线脑的,还有卖小百货、布匹成衣的,也有卖儿童玩具的。
庙会西侧南半段以食品摊为主,北半段和塔院地方宽敞,是江湖艺人搭台唱戏的最佳场所。
白塔寺的内院则有些玄妙,只要一开庙会,京师的半仙大师就会云集内院,传言只要进了内院的门,就没有不光着兜出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