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一会儿,三荤三素两小菜两壶酒端了上来,初一打眼,色香味俱全,浅尝一口,味道正宗。
秦海举起大拇指满意的称赞道:“是这个味儿,这钱花的不冤枉。”
第005章 怨声载道
一粒花生米,一片猪耳朵,一口小酒,秦海吃的仔细,也吃的享受。
一楼大厅的食客越来越多,十五六张桌子很快坐满,几十号人三三两两的各自聊着最近的生意和局势。
有些人在想到底是回去,还是继续待在这里做生意。
有的人在讨论乔巴山政权接下来会有什么政策,现在的生意到底还能不能继续往下做。
还有部分人在谈论北伐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大统一的时代即将到来,有的人说不太可能,也有一部分人在想如果南边大统一了,会不会出兵把漠北蒙古收回去。
秦海一边自酌自饮,一边听着众人相互间的闲聊,从这些人的表情、语气和所聊的内容,可以判断出这些在买卖城留下来的生意人,对当前的局势非常不满。
商人逐利,这一点很容易理解,没了利益,自然就没有人愿意继续花精力和财力干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历史上的买卖城,最高光的时候应该在前清刚设立恰克图城的那几十年,那时候南方的茶叶、瓷器、丝绸等产品不远千里的运送过来,与蒙族人和俄国人进行大宗交易,光是茶叶一项,不管是砖茶还是其他的品类,只要能运来,就能获利四倍以上。
后来因为各地官员见商人只是简单的把货物从南到北转运一下就能赚那么多钱,各个地方开始设置关卡和捐税,走一段路扣一点,走一个地方扣一点,等货物送到买卖城的时候已经无利可图,好一点的也只剩下微薄的例如,辉煌了几十年的恰克图因此逐渐没落。
满清灭亡后,买卖城又迎来了生机,可惜好景不长,才十几年,又被乔巴山给整治的没了脾气,大量商行的资产被没收,导致华商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回南边。
秦海从北门进入买卖城,沿路街铺商行的生意感觉还行,有蒙族人,也有俄国人在看货或者讨价还价。
但是要说有多繁荣,还真算不上,并没有火爆到人挤人,货车堵着货车的场面。
从周边桌的食客话里,能听出现在的生意很不好做,货物进入蒙古要收税,这部分钱以前是没有的,现在多了三成的税,关键是还不允许涨价,俄国商人依旧拿着以前的价格和他们交易,这让利润本就微薄的华商更没什么钱赚。
现在的买卖城,在这些商人的嘴里就跟鸡肋似的,丢掉吧,又觉得可惜,毕竟走了大批同行,现在的出货量还不错。
说不丢吧,出货量再大,价格被压缩到那么低,辛苦一趟,结果一盘算,抛开杂七杂八的成本和开销,最后剩不下几个子儿。
表面上看起来生意还行,就是没挣到钱,人还累的够呛。
基本上买卖城的商行都是这种现状,说不上苦不堪言,实际上也跟白干了一样。
秦海听的正有趣的时候,桌子对面忽然来了个人,秦海推了推墨镜,上下打量了一眼对方。
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身材精壮,穿着还算讲究,一身锦缎马褂搭配棉布长衫,戴着个瓜皮帽,左手中指戴着一块青玉扳指,整体看上去还算清爽,面相精明却不狡诈,各方面都比较中庸,应该不是什么大商号的东家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