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得不叹服,这实在是一篇佳作。
他的女婿提前所作的序文,顷刻间便被《滕王阁序》秒成了渣渣。
这下他们啥都不用准备了,他的女婿也不用下场写序了!
都写成这样了,谁还能比得过王勃?
王勃写完《滕王阁序》之后,又写下了序诗,呈给他之后便匆匆告辞。
他连忙打开序诗,想看看到底写了些什么。
却发现最后一句诗空了一个字。
“???”
阎伯屿头上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阁中弟子今何在,槛外长江_自流。”
“这空处是何意?”
旁边的文人看了之后,纷纷发表自己的高见。
“依我看,是“水”字。”
“长江之水,奔流不息。”
另一人接着说道:
“不不,应该是“独”字。”
“阁中无弟子,长江独自流,有孤独萧瑟之意。”
阎伯屿摇摇头。
“你们说的都不对!这必定不是王勃的原意!”
“来人,快马去追回王勃,请他补全此诗!”
吴子章开口道:
“岳父不急,咱们等待天幕即可!”
阎伯屿却依旧坚持派人将王勃寻回。
“万一天幕没有出现最后的序诗呢?咱们岂不是会错过一段佳作?”
“而且现在天幕曝光了王勃的才华,他日后必能平步青云。”
“现在有意结交,对咱们来说并不是坏事!”
与此同时,已经告辞正在路上的王勃觉得颇有些尴尬。
本来仕途不顺且对父亲心怀内疚的他,前往交趾探望父亲。
路过滕王阁,正巧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并在此设宴,阎都督便邀请他参加宴会。
这滕王阁宴会中的繁华热闹本该与他无关,他并不知晓这是阎都督为了女婿吴子章扬名而开办的一场盛宴。
当纸笔递给他之时,他看向眼前张灯结彩的滕王阁。
他挥毫泼墨,有感而发。
他将他的愁苦,他的怀才不遇,连同他的满腹经纶,一并揉入了这篇《滕王阁序》。
可以说,《滕王阁序》就是自己的一篇临时起意之作。
他也没想到后世对其评价会这么高!
甚至高得有些夸张。
他只是胸中有万卷书,用典多了一些罢了。
他只是兴尽悲来,又不愿坠青云之志罢了。
怎么后人好像都一副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
还有《赤兔之死》这篇文章,后人对其评价也挺高,他还挺感兴趣的!
......
就在女教师和阅卷组长都已经跪下之时。
一名白发苍苍的教授推门而入,很是嫌弃这两人。
“你们俩到底怎么回事?”
“为人师表,竟然连这点稳重都没有!”
教授说完便拿起试卷看了起来。
天幕旁白响起。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弟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教授只听见自己的膝盖一声脆响。
女教师连忙喊道:
“教授!当心膝盖!”
教授竟然因为一篇文章惊断了膝盖!
于是墙角多了一个扶着黑板掩面哭泣的教授。
“华夏文坛,要变天了!”
......
“原来如此!”
“空者,空也。”
“王勃并未空字,因为这里本身就是“空”字!”
“妙哉!”
“不愧为当今奇才!”
阎伯屿毫不吝惜自己的夸赞。
......
“阁中弟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好诗!好诗!”
“王勃,真乃罕世之才!”
唐高宗李治连连称赞。
先前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时,他就拍案叫绝。
《滕王阁序》乃千古绝唱,王勃乃真天才!
而王勃在做了一篇长文之后,竟然还能做出来一首好诗!
李治又接着说道:
“朕当年因为那篇《檄英王鸡文》,将他驱逐,是朕错了!”
“不知王勃此时身在何处啊?”
身旁的太监犹豫开口:
“王勃因窝藏官奴,又将其杀死,犯下死罪。”
“遇大赦后入狱,现已出狱一年多。”
“而且朝廷宣布恢复他的旧职,他没有接受。”
李治“哦”了一下,想起来有这回事了。
“既如此,便再召一次吧!”
“此等才华之人,不入仕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