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徽的任命迟迟未至。不过李徽没有再去询问谢安,也没有表现的很急躁。
上一次在谢安书房之中,李徽因为太过心切,几乎失态。事后李徽做了反思,越是这种时候,越是不能急躁,否则反而会适得其反。种种迹象表明,谢安是有戒心的,那些限制的条件便是证明。
朝廷里的一系列变化,李徽是看在眼里的。谢安终于展开了实质性的行动,这是可喜的。在面对秦国的巨大威胁面前,大晋上下也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谢安之所以是谢安,便是因为他在关键时候的关键作用。能够看清楚局势并且付诸行动。能够整合大晋上下的力量,将他们凝聚在一起。显示了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和谋略家的卓越能力。
越是如此,李徽认为自己越是需要耐心。有些事是逃不过谢安的眼睛的,自己必须要按捺住自己的心境,耐心的等待任命,而绝不能主动的去询问甚至失态。
入秋之后,京城多雨,天气凉爽舒适。李徽每日将衙署的公务简单处置一下便回家待着,有时候甚至一整天都不去衙署做事,将事务交给下属去做。每日便是在家中读书练字,花大量时间陪张彤云和阿珠待在家里,跟她们在后园漫步,谈天说地,谈论诗文新曲,享受安逸时光。
久而久之,张彤云和阿珠都觉得有些奇怪。虽然夫君愿意宅在家里陪着她们,那是一件好事。但是李徽其实是闲不住的人,如今突然安闲下来待在家里,有时候在书房里读书到半夜,这让她们觉得有些异常。
张彤云忍不住询问李徽,是否是有什么心思,或者遇到了什么难题。李徽只是笑着告诉她,自己只是在修身养性。还开玩笑说,自己马上都是要当爹的人了,需得学会稳重。
张彤云知道这不是李徽内心之言,以她对李徽的了解,她知道这其中必有原因。谢道韫来访时,张彤云向谢道韫请教原因。
谢道韫想了想只告诉张彤云:“不必胡思乱想,男人有男人的心思,你家夫君是聪慧有主见之人,还用你去操心么?你问他,他若告诉你原委,你能替他分忧么?岂非平添烦恼?”
张彤云觉得也是,若李徽真的什么事都跟自己说,自己岂不是要天天烦忧,不知所措。自己也根本帮不上他。
“道蕴姐姐说的对,我只是觉得他天天待在家里陪着我们,担心出了什么事。”
谢道韫叹息道:“他离开时,你天天想着,怨恨他不归家。他天天在家里,你却又觉得奇怪恐慌,这可如何是好?成婚之后的女子,都是这么患得患失么?”
张彤云不说话了,谢道韫说的还真对,自己确实有些患得患失起来。
李徽所说的修身养性倒也不是信口胡言,他确实是在修炼自己的耐性,因为他感觉到了自己的浮躁。浮躁之人是成不了大事的,浮躁也会带来许多不可预测的破绽和漏洞,在别人眼中,那些都是弱点。
一向不练习书法的李徽,居然也开始提笔练字起来。在那一撇一捺之中,能够有效的控制住心情和情绪,做到收放自如。那确实是养性的好方法。
跟着张彤云学画画,和彤云阿珠一起在后园漫步闲谈,练习笛子,听彤云弹琴听阿珠唱曲。这些都是收束心性,稳定心境的好办法。增进感情的同时,也让李徽的心境变得逐渐安稳。
读书也是。李徽主要读的是领军作战一类的书籍。他需要恶补一些领军打仗训练兵马方面的知识。
谢安说的没错,这些是自己的弱项。即便身边有周澈在,但他也不过是入门级别而已。领一支人数不多的兵马或许游刃有余,但若是领一支大军,则非其所能了。自己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知识。
谢玄熟读兵书,也多次领军作战。在这方面,同谢玄的交流对李徽启发很大,也从谢玄口中学会许多领军的方略。但毕竟时间有限,谢玄也不可能事无巨细的和李徽交流,所以李徽找来了大量的兵书古籍来阅读,增进这方面的见闻。
虽然李徽一直很信奉‘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句话,他对书上的兵法谋略并不太信服,认为要因敌变化随机应变。但是一些领军上的基本知识是极为重要的。在读这些兵书的过程之中,李徽总是会有所感悟,将自己代入其中,去认真的思索战斗胜利的各种要素的积累。
比如军队人员的组成,后勤的调度,装备的选择,兵种的协同等等,这些都是在战斗之前容易忽视的东西。人们只看到战斗发生的时候两军交战的胜负结果,却不知在战斗之前的准备。
甚至是日常的一些看上去毫无作用的细节。细小到一名士兵的食物是否合口味,靴子大小是否合适,思想上有什么顾虑,家中有什么变故等等。这些都是胜利的组成因素。而最后的作战过程,往往只占胜败的很小的一部分。
在读这些兵书古籍的时候,李徽心中对于军队建设和训练的一些轮廓和雏形也在开始形成,并且逐渐完善。
八月中,一个无月的中秋过后,天气一天一天的变凉。
庾冰柔于八月十七晚上诞下一子,周澈连夜派人前来报喜,李徽大喜过望,亲自和张彤云阿珠等人前往探望。周澈激动的热泪盈眶,看着那粉嘟嘟的孩儿似哭似笑。在经历破碎的人生之后,这孩儿的出生无异于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看着这孩儿,又想起亡故的妻儿,自是唏嘘感慨,难以抑制情绪。
李徽理解他的心情,也为他感到高兴。主动提出要收此子为义子。周澈夫妇自然求之不得。当即同意。也不必有什么繁琐的礼仪,当场在众人的见证下,周澈抱着孩儿给李徽拜了拜,便算是认了义父。
周澈给那孩子取了个名字叫做周毅,希望孩子将来勇敢果毅,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李徽则赐了个字,叫做:启章。意思是这孩子的出身,重启了庾冰柔和周澈夫妇的人生,开启了他们人生中的新篇章。
次日,作为干娘的彤云和阿珠又和谢道韫一起去探望,送了金锁金镯子衣物等物。小小孩童一出生便穿金带银,活脱一个人生赢家的模样。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九月初三上午,李徽独坐后园,在一片黄叶寥落之中吹奏笛子的时候,阿珠快步前来。
“公子,谢大人来了。”
“谢大人?哪个谢大人?”李徽楞道。
“还有哪个谢大人?谢四叔啊。就在前庭呢。”阿珠急促说道。
李徽闻言一惊,呆呆发愣。谢安来了?他怎么会来自己家中?自己来到京城之后,谢安从未来过自己的宅邸,这可是谢安第一次前来。
“公子,怎地发愣啊。不去见么?”阿珠纳闷道。
李徽立刻清醒过来,忙道:“快,快帮我更衣。”
李徽带着张彤云和阿珠来到前厅的时候,果见谢安正坐在前厅之中喝茶。李正蒋胜等人站在一旁恭敬侍立,陪着谢安说话。
李徽忙上前行礼:“李徽见过四叔,四叔怎么来了?怎不命人通知一声,这可失礼了。”
张彤云也忙上前行礼。得知谢安来了,张彤云自然也要前来拜见。
谢安微笑站起身来,摆手道:“老夫是公务前来,并非私人拜访,不必多礼。李徽,接旨吧。”
谢安说罢,招手命随行人员取出圣旨来捧在手中。李徽心中惊愕,忙收拾心神,整衣跪下听旨。
谢安展开圣旨,朗声宣读。
“丹阳内史,门下侍郎李徽听旨。自李徽入京任职而来,行事勤勉,言行有度,谋划成事,屡建奇功。朝廷上下,交口赞誉。月前秦人无礼,欲以武力迫我大晋,李徽无惧强敌,毅然请缨出使秦国。行间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扬我大晋天威,迫得秦人和议,此更为上下称道,亦为奇功一件。我大晋向来赏罚分明,如此良臣,岂能不褒,如此贤才,岂能不用。经辅臣谢安举荐,朝廷重臣议定,太后陛下许可,现授予李徽宁远将军,徐州刺史之职。徐州之地,乃我大晋东北边镇要冲,希望李徽不负众望,牧守一方,保境安民,再立新功。此旨宣布之日起,之前官职所属之事,即刻交割完毕赴任。不得有误。”
谢安宣读完圣旨,微笑道:“李徽,可有什么疑问之处?”
李徽忙道:“没有。”
谢安道:“那还不谢恩接旨么?还在等什么?这不是你心中所希望的结果么?”
李徽沉声道:“臣李徽接旨。叩谢天恩,也要感谢四叔举荐之恩。”
谢安呵呵笑道:“老夫便不用谢了。这是老夫承诺之事,自当兑现。这回,你不会说老夫食言而肥了吧。呵呵呵。老夫亲自前来宣旨,这回你总满意了吧。”
李徽忙道:“在下之前唐突,还请四叔原谅。四叔亲自前来宣旨,在下怎敢担当。”
谢安微笑道:“老夫就是要给你这个面子,所以才亲自前来传旨。李徽,起来吧,老夫还有几句话想要同你交代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