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的时候的很多人,他们真的别无选择。
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怎么去分辨利弊变成了极为重要的决定。
楼令能够断定一点,晋国目前君臣之间的争斗,以阵营来进行划分,到最后绝对不存在真正的胜利者,差别是谁失去最多。
明确知道了那些的楼令,他只能绞尽脑汁思考可能存在的妥善办法。
“我要是选择众卿的阵营,一定要被当作牺牲品。”
“众卿是以栾书为首,他压根就是个老银币。”
“届时,谁想保住我,他们争得过栾书吗?”
“愿意保住我的人,他们会更加在乎自己的利益,超过受损的界线,肯定是选择放弃我啊!”
楼令在看清楚局势之后,不存在犹豫或迟疑,有了初步的想法,只是要再捋一捋怎么来实施。
有句叫“民不与官斗”的俗话,臣子与君主去斗,输赢都要承担相应的后果,臣子的胜利在很多时候,也许是不久之后,往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那是“位格”所决定了的事情,下位者一时的胜利只能痛快一时,上位者输了一次不代表下一次还输。
所以,除非是下位者要砸棋盘,或者说有能力去砸了棋盘,要不然“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这一句话还是有相当道理的。
“正要出兵向西,搞出了这件事情,还闹得当庭的地步。”郤锜满脸寒霜,说话的事情也有点大。
因为郤锜声音足够大的关系,听到那一句话的人并不少。
站在过道中间阐述原因的祁奚话音一顿,随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继续阐述自己的理由。
那还真的是!
晋国历来是以军事优先。
晋景公时代,晋国有了既定国策,短时间内先解决来自西边的威胁,好跟楚国继续争夺天下霸主的宝座。
轮到晋景公薨逝的阶段,众位卿大夫为了避免内耗,也是想用外部敌人来转移内部矛盾,一致决定实施之前的国策,也就是出兵向西。
在君臣进行权争的阶段,准备向西出兵的事宜并没有被落下,该是出动多少兵力,什么家族出兵多少,近期已经有了决议。
这一次,晋国将会四个军团齐出。
当然,不是四个满编军队出征。
要知道四个满编军团可是多达十五万的兵力,秦国和白翟还不够资格让晋国这般的隆重对待。
根据一众卿大夫的商议结果,栾氏、旬氏、范氏、郤氏、邯郸氏这些卿位家族,他们每有一个卿位出动一个满编“师”的兵力。
那就是,旬氏和郤氏要出动两个满编“师”的兵力,其余卿位家族各自出动一个满编“师”的兵力,仅是几个卿位家族就出动七个满编“师”的兵力了。
五个“师”为一个“军”,对吧?
众位卿大夫再共同合计,其余公族封君与贵族拼拼凑凑,起码要凑出十个“师”的兵力出来。
让公族封君和贵族凑出十个“师”兵力的决议遭到了晋君寿曼的反对。
晋君寿曼不是反对那种兵力,他就是不想公族封君出动那么多的兵力。
最后君臣互相妥协,公族只需要出动两个满编“师”的兵力,贵族则是拼凑三个满编“师”的兵力。
这样一来,卿位家族的七个满编“师”加上公族封君、贵族的五个满编师,一共也就十二个满编“师”。
然后,十二个满编“师”再划分一下,中军四个“师”,上军三个“师”,下军三个“师”,新军两个“师”。
没有出现今天的事情,好些卿大夫应该在城外点兵,连带楼令这个司马也该去巡视营盘的。
“对于祁奚举荐自己的仇人这一件事情,你怎么看?”郤至问道。
楼令笑着说道:“如果没有举荐自己的儿子,中军尉就要青史留名了。”
如果不了解祁奚的话,光听说他举荐自己的仇人解狐,谁不会竖起大拇指来大加赞扬呢?
问题是,了解祁奚的人,谁都知道他不是那么大公无私的一个人。
然后,看一看祁奚的仇人解狐多少岁,再看看同样被举荐的祁午多少岁,答案立马就摆在眼前了。
解狐很老了,看着没有几年可活。他不止很老,人看上去思维迟钝,腿脚方面也不是那么利索。
祁午风华正茂,看着起码是个能够干活的样子。
所以是,即将请辞的祁奚在推荐什么人来担任中军尉呢?他们是,垂垂老矣没有几年可活的仇人,以及自己风华正茂的亲儿子。
解狐来自解氏,他与祁奚的恩怨情仇很难三言两语说得清楚。
现在,解狐满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