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县有一对母子,母亲朱氏六十多岁,眼睛不太灵光,看东西模糊不清,不过耳朵特别灵,常人听不到的细微声音都逃不过她的耳朵。
朱氏的儿子叫朱明亮,才十八岁,长相英俊,心地善良,也很孝顺,其实朱明亮并不是朱氏亲生的。
朱氏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可她丈夫因病离世,有人给她介绍对象她都拒绝了,年纪轻轻就一个人过日子。
一日半夜,朱氏突然听到有人敲门,她赶紧起床查看,打开门一看,居然看到一个小婴儿,浑身脏兮兮的,好像刚出生一样。
朱氏顾不得多想,赶紧把婴儿抱回屋里,弄来温水给他洗澡,洗过之后,小婴儿白白净净的,很是可爱,朱氏就给他取名朱明亮,希望他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朱氏对朱明亮很是疼爱,但并不是溺爱,时常教导他做一个勤劳善良之人,朱明亮三岁的时候,朱氏就把他送到了学堂读书,朱明亮聪明伶俐,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眨眼朱明亮就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书也读了十来年,十六岁就考中了秀才,后来参加了乡试,没想到竟然名落孙山。
这些年,朱氏为了挣钱供儿子读书,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朱明亮没有考中,觉得很对不起母亲,说道:“母亲为了我没少吃苦,可我却没有考中,太对不住母亲了!”
朱氏说道:“一次失利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要勤学苦读,早晚有出头的一天!”
朱氏年纪大了,眼睛也看不清了,朱明亮就扛起了养家的重任,他白天砍柴卖柴,晚上头悬梁锥刺股的读书,他能用到读书上的时间很少,所以他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每天只睡两三个时辰。
朱氏看着儿子没日没夜地辛苦,既心疼又愧疚,说道:“都怪娘没用,净给你增添负担。”
朱明亮说道:“娘,你不要这么说,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这是儿子应该做的!”
尽管朱明亮很用功,但他时运不佳,二十多岁了依然只是个穷秀才而已。为了养家,朱明亮做了一名教书先生,但这并不影响他继续努力。
他为了科考,一直没有成亲,如今二十多岁了,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大龄青年,与他同龄的女子早已嫁作人妇,他想找一个黄花大姑娘确实不容易。
一日,王媒婆上门说亲,朱氏就问媒婆是哪家姑娘?媒婆说道:“你儿子这个年纪,就别想着找大姑娘了,能娶个寡妇就不错了!
我娘家村子里有一个叫秀莲的女子,那模样是没得说,只是命太苦,一年前丈夫离世了,婆家人容不下她就把她赶回了娘家。
娘家嫂子是个厉害的主,三天两头的指桑骂槐,秀莲没办法,就想改嫁,人家不要求男方条件,只要人好,能真心实意对她就行,我这就想到了你家儿子……”
朱氏说道:“麻烦王婆婆操心了,真是太感谢了!等明亮回来我就给他说,明天就给你信。”
王媒婆说道:“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都难找,你们不要错过了哦,错过了可就没有了!”
晚上朱明亮回来,朱氏就把王媒婆的话给他说了,朱明亮知道自己的年龄大了,再加上家里不富裕,找个妻子很难,就同意了。
很快,王媒婆就把秀莲带到了朱家,秀莲长得确实漂亮,朱家母子一见就很喜欢 ,秀莲对朱明亮也很满意,当天晚上,二人就入了洞房。
成亲之后,朱明亮在学堂教书,秀莲在家里洗衣做饭,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温馨幸福。
朱明亮对秀莲很好,教书回来还帮助她做家务,虽然日子贫困,可秀莲觉得自己没有嫁错人。
为了给丈夫减轻负担,秀莲也经常到山里采菌子,然后拿到城里去卖,换些钱补贴家用。
朱明亮怕妻子累着了,就劝她歇歇,可秀莲说道:“相公每天教书才是最累的,我做这点不算什么,你就放心吧,没事的。”
朱明亮听了秀莲的话,既感动又内疚,他在心中发誓,一定要考取功名,让母亲和妻子过上好日子。
一日,秀莲卖菌子回来,身边还带着一个男子,朱氏的眼睛模糊,也看不起男子长的什么样子。
秀莲说道:“婆婆,这是我远房表哥,今天在城里遇到,就把他带回来认认门。”朱氏一听是儿媳妇的表哥,就赶紧摸索着去端茶倒水。
秀莲说道:“婆婆不要忙活了,我和表哥都一年没见了,我们到房里叙叙旧,问问家里的情况。”说完她就带着男子去了房间。
二人进房间已经有两个时辰了,到了该做饭的时候了,朱氏见秀莲还没有出来做饭,就叫她,“秀莲,到饭点了,赶紧做饭,留你表哥在家里吃饭!”
过了好一会儿,秀莲才与男子一起走出房间,秀莲说道:“我表哥今天有事,不在这里吃饭!”
秀莲又对男子说道:“我相公每天在学堂,我一个人真的很无聊,表哥要是没事就来陪妹妹聊聊天。”
男子说道:“表妹放心,我一有空就来看你!”
朱氏听着二人的对话,说道:“你们表兄妹的感情真是好!”
秀莲说道:“我们从小一起长大,虽说是表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