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出现了一种谬论,说是大明实亡于朱元璋,是因为他订立的一系列制度,将封建皇权推到了历朝历代从未有过的顶端。
还有便是,指责朱元璋一介放牛娃出身,认知和眼光都太浅显,把所有错误都归结到此人身上。
这一类的谬论层出不穷。
反之,朱元璋的认知层面,比起那些满腹经纶的士子要更高。
他能看得到局势失衡后的结果。
要么放权给藩王,制衡朝廷文官集团,要么放权给文官集团,拉拢他们来维护皇权统治。
前者,有可能会导致叛乱层出不穷。
后者,大明就会成为门阀世家控制下的帝国。
遭殃的是谁?天下苍生!
朱元璋知道,自己是一介放牛娃出身,经历过百姓们所经历过的一切水深火热的苦难。
而且从未忘记,为什么要起义造反。
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大多数臣子,根本没有心怀天下的理想,他们所图谋的东西倒也简单。
无非四字,升官发财。
朱元璋早就看清了一切,他把权力分给藩王,再以“皇明祖训”约束,又以“儒家学说”来禁锢思想,想逼着他们为天下百姓而活。
再在现有制度上不断修补,所求正是为了大明强盛不衰,百姓安居乐业。
只能说,他已经陷入了失败的边缘。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朱元璋的种种举措伤害到了许多人的利益。
在死之前,尚且能以铁血手腕压制。
在死之后,大明会变成什么样,只有天知道了。
朱元璋将希望全部都寄托在了朱标身上,可是现在这种希望也在濒临破灭。
那么,眼前还有一个足可开天辟地的人。
这是二代子弟当中,唯一的亮眼者!
蓝昭开始正面回应起朱元璋的问题,只是说起话来,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敢问陛下,您当真不会再猜忌我吗?”
朱元璋脸色一沉,说道:“咱在你们这些人眼里,难道真的就是一个多疑的皇帝?”
“当然不是,但臣是想让陛下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蓝昭坦白道。
“那你想要什么?”
“权力!”
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一步,又何必再藏着掖着,朱元璋心里跟明镜似得。
而自己只需要做到忠君二字即可!
现在朱、蓝两家都陷入到了悲剧当中,也处于互相依靠的状态。
朝廷的均衡态势需要继续维持,还得防止藩王造反,就必须要有权力傍身。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
眼下的蓝昭,距离那种层次还有一段距离。
朱元璋深深凝吸了一口气。
“标儿危在旦夕,你爹也这副模样,咱已经是内外交困。”
“小昭,咱不会再猜忌你。”
“可现在需要你发自内心地回答咱一个问题!”
蓝昭毕恭毕敬道:“陛下请讲。”
“如果真有一日让你掌权,大明还会是朱家的大明吗,这天下还是会天下人的天下吗?”
蓝昭略作沉思,给出了一个明确回答。
“朱家人,永远都会是大明的皇帝!”
朱元璋骤然起身,伸出苍老的右手,拍了一下蓝昭的肩膀,随后不再多说,起身走进屋内。
此刻,蓝玉已经从昏迷中苏醒。
见到朱元璋前来探望,连忙想要撑起身体。
朱元璋轻声道:“别起来了,好好躺着休养吧,近期朝廷的事情你也不用操心,在家安心养病即可。”
“有什么事情,你儿子会处理好。”
“咱还想盼着你多活几年,到时候再替咱去一趟关外,荡灭鞑虏!”
自己是什么状况,蓝玉非常清楚,他也露出一抹苦涩笑容。
“陛下,臣此生怕是无望了。”
其实,蓝玉的年纪,早已迈进了老年,再加上连年征战,那副身躯早已是千疮百孔。
如今和徐达一样,背上长了个毒痈,又如何能够去得了关外。
朱元璋眼神落寞。
“是啊,你也老了。”
“不过,你生了个好儿子,最起码不会让咱无人可用。”
“咱回宫了,好好养着吧,要是能下床,就入宫来和咱说说话。”
蓝玉,是朱元璋对付关外部族的王牌,也是他在朝中吸引仇恨的靶子。
抛去那些利用因素,君臣常年共事所结下的情谊,亦是难以衡量。
蓝玉急忙说道:“昭儿,你快去送送陛下!”
“好。”
蓝昭把朱元璋送到门口时,他却回过头来说道:“小昭,你现在是太子少师,储君的问题你也应该替咱考虑一下。”
这件事情,无需考虑。
蓝昭的心里自始至终只有一个人选,常妃之子,朱允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