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定恨天也已经随离姜一块离去后,杨不平才继续开口说道:
“属下虽不明当日发生何事,但依照那个刺客离姜所说,足以判定金帐王庭中有人能够认出…认出了少将军的身份!”
“但大将军将少将军的身份隐藏的很好,整个帝国能够知道少将军身份和容貌的人,屈指可数!而且必然集中在三川之内!”
“就像我们之前判断的一样,三川之内同样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少将军开学宫先河,整顿军制,均没有遭遇任何阻力。”
“属下推测是因为少将军携光复三川之威名掌舵将军府,盛名之下,幕后之人暂时不敢轻易显露痕迹。”
“但如果少将军离开三川,特别值此帝都形势变化之机,那蠢蠢欲动之人恐怕还要有所行动!”
“属下之所以不陪同少将军亲赴帝都,也是考虑到这一点,而且从李玄策毫不犹豫愿意跟随您离开三川的表态来看。”
“起码,这个人目前看来还是值得信任的!”
杨不平话里行间的意思,就是让李无锋的离开成为一个诱饵,一个调出三川内贼的诱饵!
而且从他对李玄策的评价来看,三川所有旧将都在他的怀疑范围之内!
知道李无锋李代桃僵李清心身份的恨天、庆安,必然是他的重点怀疑目标。
可以想象,如果李无锋带着李玄策离开三川,只要有刘去病、雷虎支持,杨不平将无人可以压制!
哪怕是庆安这个原军中第一人也不行!
三川恐怕会因此掀起一场腥风血雨,虽然这注定是一次必须进行的刮骨疗伤!
但李无锋心中隐隐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这倒不是因为什么心怀怜悯,只是将刀口对准刚刚才一起浴血奋战的袍泽,让他一时有些难以接受罢了。
而这种难受转化为语言,就变成的有些不满甚至是埋怨的一句话。
“老杨,你就没想过我会因此滞留在帝都永无脱身之日吗?”
杨不平似乎没有想到李无锋会问出这样一句话,有些惆怅说道:
“少将军倘若真的滞留帝都不归,那这一生也会声色犬马、纵意忘形,总好过奔波边关一事无成来的舒服!”
“而我杨不平,只怕唯一的结局就是被挫骨扬灰!”
李无锋用难以言喻的复杂目光看着杨不平!
无论他在自己离开后掀起多少事端,胡乱猜忌、弑杀旧部的罪名也不会因此落在远离三川的自己身上!
但若是自己身陷帝都无法自拔,没有了自己或者说少将军这块牌子在杨不平背后支撑,等待他的只会是身死道消的命运!
轻轻拍打了一下杨不平有些低垂的肩膀,李无锋故作轻松的说道:
“雷虎我恐怕没办法给你留下了,他刚就任军策学宫督学,声名不能沾尘,正好让他随我进帝都,迎娶他的娃娃亲!”
“出发前,我会任命你暂代后备军第二副军长的职位。”
“至于接下来的事,就靠你了!”
说完,李无锋已经独自离开了书房,只留下躬身致谢,久久不愿起身的杨不平。
…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无锋、李玄策、杨不平三人仿佛有某种默契一样,不再讨论远赴帝都之事。
每日按部就班的推动着三川慢慢回归到正轨。
李无锋闲暇时,会到学宫和裘夫子云山雾罩的闲聊。
偶尔也会在小舞的要求下观摩一下女兵的训练。
这支女兵队自从进入大将军府后,就再没有归建,反而成了亲兵队一样的存在,李无锋虽然有些不适。
但杨不平和李玄策却觉得这样很好,而且是非常好!
仿佛少年心性、荒淫无度的标签非常适合李无锋一样。
三川的奏请,半个月后终于得到了帝都的答复,算一算路程,可以确定这个答复几乎就是在沧元皇帝收到奏请后就立即做出。
这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佐证了杨不平的判断,沧元皇帝确实是在等待李无锋的亲赴帝都。
而答复的内容一目了然,准许李无锋带五百亲兵亲赴帝都拜寿。
算算时日,还有不到两个月就是过年,而沧元皇帝的寿辰是正月初五。
也就是说,李无锋恐怕需要提早出发赶在过年前到达帝都,否则就要在路上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了。
“李参军,之前大将军府寿礼都是由你操持,这次也要拜托你了。”
“好在杨主事大人给咱们弄回来不少金银珠宝,否则你恐怕就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李无锋调侃的说辞让一脸严肃的李玄策和杨不平脸上硬挤出了一丝笑容。
谋划时无论多么侃侃而谈,到了事到临头,多少也会有些心里没底,谁也不可能真的算无遗漏。
但事已至此,李无锋反而彻底放松了下来,这是在碧湖狩猎时养成的好习惯。
越是事到临头,越要放松心态,越是放松心态,越能活的长久!
否则紧张到一刀砍歪,岂不是自寻死路,贻笑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