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徐子桢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差距也太大了些吧?就算每人对付十个西夏兵,对方的人手还能有富裕,至少足够来拆了自家的关口了,再说西夏人历来彪悍勇猛,外加战马这个重要的因素,这场仗怎么看都是没戏。
只是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不对啊,这金城关怎么说都是边陲要塞,怎么可能只有八千守军?你蒙我呢吧?”
金羽希道:“确实只有八千,兰州城倒是有三万守军,可金城关怕是守不住,而且温大人在等德顺军来援,他想放弃关口退守兰州,到时候引敌深入后就可以与德顺军一起将西夏军围而歼之了。”
徐子桢摇头道:“我看没这么简单,西夏人也不是傻鸟,这种套路肯定早想到了……算了,咱们先回去再说。”
知道兰州有三万守军,他的心里总算塌实了些,但是三万和十万毕竟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所以他这一路都在想着,要怎么才能帮温大人赢下这场仗来。
沿着皋兰山下一路前行,前方不远处是个山峪豁口,金羽希告诉他进了豁口往左便是金城关,徐子桢却停了下来。
“我想上山看看。”
金羽希一怔:“金城关前一马平川,你回到关内自然能看得见,又何必登山?”
徐子桢笑笑:“先一步看清大局总是好的。”说完二话不说纵马弛上山道,金羽希无奈只得跟着。
今天的天气很好,西风虽紧但却一片晴空,能见度很高,徐子桢登上山顺着山道来到西首,凭高远望。
山下左边是座气势雄伟的关口,关门紧闭吊桥高挂,右边则是一片极为开阔的平地,三面环山,而在这片平地上正整齐的排列着一大片黑压压的兵马,一眼望去完全看不出到底有多少人。
徐子桢以前在学校时倒是参加过所谓的万人运动会,但那时的场面与现在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他只觉心中猛的一跳,震撼不已。
他定了定神,问道:“他们十万兵马都在这儿了?我怎么感觉没那么多呢?”
金羽希道:“这只是西夏前军,大概两万左右,左右两路和中军还没到。”
徐子桢点了点头:“嗯,明白了,这是前锋。”说完再不吭声,皱眉沉吟着,片刻后忽然开口道,“小金,你带着巧衣先回关内,我和小猛去办点事儿。”
金羽希一怔,还没回过神来,寇巧衣却面色大变,急声道:“公子不可!”
徐子桢不禁为寇巧衣的聪慧暗自赞叹,笑吟吟地道:“放心吧,我既然敢去做就自然有把握。”说完回头对李猛笑道,“小猛,西夏话还会说吧?”
李猛愣愣地道:“会。”
徐子桢看着那片黑压压的人海,轻笑道:“有一种兵种叫作敌后武工队,意思是专在敌人后方搅和以用来打击敌人士气的,小猛,你敢不敢跟我一起去西夏兵后方搅上一搅?”
李猛立时会意,大声叫道:“叔,我敢!”
金羽希这才明白过来,顿时大急:“徐大哥你疯了不成?那可是两万人马,你若被他们发现了行踪……”
徐子桢一摆手,斩钉截铁地道:“就这么说了,你带巧衣先回关。”
他的语气十分坚决,不容质疑,金羽希又气又急,想劝又不知道怎么劝,却见寇巧衣咬了咬牙,点头道:“公子,一切小心。”
徐子桢哈哈一笑,豪气毕露:“应该是西夏兵该小心了,小猛,走!”
话音刚落他就催马冲了出去,直奔山下,李猛兴奋得小脸通红,呼哨一声跟了上去。
金羽希想拉都拉不住,不禁看向寇巧衣埋怨道:“巧衣姑娘,你怎么也不劝劝徐大哥?”
寇巧衣看着徐子桢远去的背影,幽幽地道:“公子的脾性如此,我便是相劝又有何用,倒不如依公子所言回关等他便是,我……相信公子必能安然无恙。”
金羽希跺脚道:“可那是两万兵马……唉!算了,你先随我回关吧,我先禀告大人,看大人有何相救之策吧。”
……
徐子桢带着李猛一路往北,这里已是宋夏交接之处,过了前边的山峪便是西夏前军屯兵之所,他们刚接近山峪,忽然从一旁冲出几名兵士,皮衣皮帽,正是西夏兵,手持长刀将他二人团团围住,其中一个领头的兵士叽里咕噜地喝问了几句什么。
李猛不用招呼就先一步迎了上去,满脸惶恐地用西夏语答道:“各位军爷,小人和我叔叔乃是去宋境做些生意的,如今正要回家,还请军爷行个方便。”说完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来塞到那兵士手中。
那兵士狐疑地打量了二人一眼,只见答话的是个半大孩子,一口西夏语字正腔圆,不象是假冒的,另一个则是白净斯文,虽是宋人打扮,可脑袋上却是一头短发。
这年头宋人讲究的是身体发肤受诸父母,哪怕随便剪短头发都是罪过,徐子桢从上次假冒和尚后就剃光了脑袋,到现在也只是长出了短短一层而已。
那兵士看了一圈没发现端倪,一挥手让其他人收起了刀,对李猛说道:“最近别往宋境跑,不然你有命赚钱怕是没命花。”
李猛赔着笑连连点头:“是是,小人这就回家,再不出来了。”
那队兵士分开条道让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