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蕃在刘然眼中是势在必行的事,如果不能击破蕃人,那他的贸易之事,就无法达成。
如果无法达成,那下一步的动作,也只不过是在原地踏步而已,如果想要在未来的局势,获取有利的优势,他只能不断的往上,带着麾下的人往上攀爬。
而如果想要往上爬,经济是不可或缺的,经济决定了上层建筑,而中原王朝对战争的获利,在刘然看来简直是太稀少,面对繁华的中原,还可以劫掠获取战争红利,但在湟州这些地域,低的令人发指。
整个湟州的蕃人,都是被将领斩首换取赏赐和功勋,刘然觉得实在是太血腥暴力,也不利于统治,并且所到之处皆为灰烬,令本就人烟稀少的湟州变得更加安静,然而刘然有一个计划,那就是奴隶,在湟州如此庞大的地域,正需要奴隶。
如果想要奴隶,那就得需要战争,唯有战争才能光明正大的获取奴隶,而有了奴隶的弓箭手,那就不会对二百亩地,束手无策了。
成为奴隶主,也代表经济的发展,虽落后,但比起屠戮而言,奴隶这种手段,反而是极为人道的行径。
随后,刘然朝辛兴宗述说了破蕃的必要,不仅仅是为了奴隶,更是为了震慑蕃人生户,唯有震慑住了,才能让党项的手无法深入湟州,不然长此下去,蕃人必然会卷席而来。
听着刘然的述说,辛兴宗颔首,的确如刘然所说一般,在此刻整个寨子士气高涨,并且蕃人惶恐不安时,是最好的良机,若是让党项人的手继续深入,那定然会令蕃人生户更加猖狂,到那时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可震慑。
想到此事,辛兴宗也对刘然所说颇为期待,那个以贸易剥削湟州的策论。
“刘都头,就如你所说,演练,若是粮草不足,我亲自写信至湟州。”辛兴宗显然是发恨了,只要能够达成目标,获取利益,他并不在乎付出。
闻言,两名指挥使都为之诧异,他们二人看着辛兴宗转怒为喜的神色,和刘然那副自信满满的神情,只觉得分外糊涂,不知今日的辛兴宗为何又如此待见刘然。
说罢,辛兴宗望了一眼郑科,冷冷道:“今日起,第玖指挥刘勉之以都头之职,擅副指挥使。”
听着辛兴宗这么说,郑科闭上了双眼,此前刘然虽实权掌握了第玖指挥,但始终无法占据大义。而今有擅副指挥使,显然是定下了名义,他又怎可奈何。最终郑科点头道:“标下遵命。”
........
随着辛兴宗下令,整个青山寨都发动了。
诸多弓箭手从农忙中抽身,纷纷参入了训练之中。
年初,众多军使和都头皆被刘然亲自培养,有关射箭的技巧,所谓射术不仅仅依靠的是臂膀,更重要的是背部的发力,而这些众人先前也只能依靠自身摸索,或在弓箭社所传授,但他们怎能比的上刘然更清楚。前世的刘然因患有肝癌,对人体也有一番涉猎,加上实践得来的经验,令他对这些分外熟悉。
有了理论的指导,实践也不再是盲目摸索,而是纷纷有了目标。
(
有着这个理论的加持,众人的射术也纷纷得以加强,其中本箭术极强的宋炎,更是变得更加强悍,每次射箭,皆令他麾下弓箭射连连惊呼。
对此,刘然颇为欣喜,穷文富武是至理名言,如今有了辛兴宗的大力支持,新卒也无需经历他们曾经经历的事,不需要在辛勤的操练后,还要吃着被层层克扣的口粮,唯有足够的粮食,才能将训练的基础打的更好。
除却箭术之外,众多弓箭手最常操练的就是军阵,知军令。
在此之前,刘然就吩咐过第玖指挥的弓箭手,皆要背诵军法,这也让操练军阵,更加省时省力。
弓箭手招刺之前,皆为浮荡人士,哪怕成为弓箭手也依旧有着以往的做派,初时也有人知法犯法,但被严苛军纪教诲之下,也痛改前非,并且在军阵操劳之下,众多弓箭手的风貌也截然不同。痛苦的确是最为磨砺人心的,严厉的军纪之下,每个人都无特权,纵使刘然等人,也陪同新卒一起操劳,因此哪怕痛苦,众人也无任何怨恨。
刘然深知操练之下,弓箭手精神难免会紧绷,故每次操练之后,都会与他们侃侃而谈,述说自己知晓的三国演义。
三国在北宋时期,便成为民众所知晓的人物,尤其是关二爷,几乎大多弓箭手在招刺之前,都会按照习俗前去祭拜一番,此外便就是范仲淹的庙宇,又名仲淹庙。
刘然所述说的三国演义,也成了士卒在操练之后,最为期待的节目。
对于众人的热情,刘然皆看在眼里,士卒从来都不是个人的称呼,而是一个阶层,但不代表士卒无个人思想,只要是人就会有个人的思想,只不过是被困苦的生活所累,无暇去思索,只为苟活。而今众多弓箭手,无需面对饥寒交迫的窘境,难免会有个人的想法,这令刘然很是欣喜。
在古典军事之中,总是过度推崇个人主义,但没有任何一支军队是靠个人就能够完成战术的,而这其中依赖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