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晚上才到武安。
胡湘在残破的房间睡了一晚,早上就和李岩等人就上山了,现在胡湘母亲和大嫂,二嫂及孩子还在山上道观居住,也是害怕蒙古鞑子再来,也就没有下山。
胡湘到了山洞。
让胡湘庆幸的是,机械坊的骨干工匠,都在,也幸亏当时把各种机械设备车床,钻床,冲床等各种设备放置在山洞里了,不然还得重新开始,在武安胡家机械坊的设备都被蒙古人破坏了,胡家炼铁场的炉子也被破坏了。
老鲁铁匠和李铁锁看到胡湘来了,放下手中的活,来到胡湘面前。
“这次真是损失惨重,我们打造一台蒸汽机,还没有试,都被蒙古鞑子破坏了,而且还把机械设备拆散后,拉走了,现在工匠就剩三十多个人了。”老鲁铁匠说道。
“我们又打造了些长的手枪管,以前的手枪管短,射程很近,这个枪管安装上去,精度在三十步左右,虽然比以前长不到一半,但特别不好打造,打造这一根枪管时间,能打造西根短枪管,”李铁锁道,
胡湘看了看,枪管有16厘米左右,以前的枪管8厘米左右。经典M1873骑兵型19厘米,炮兵型14厘米,民用12厘米。
“公子,我们打造了几杆后面安装子弹的,可是射击精度很差,百米外就没了准头,”老鲁铁匠说道。
胡湘也知道这长枪管不好加工,因为枪管加工出来后,需要深孔钻头,把枪管内壁打磨光滑,然后在拉膛线,现在的深孔钻头还不行,容易折断。
后膛枪如果没有好的枪管,子弹还没有燧发枪射击的远,因为燧发枪铅弹可以用油纸包裹,也能起到密闭火药燃气泄漏作用。
老鲁铁匠也给胡湘说,现在人手不够,胡湘告诉老鲁,会给大哥说说,增加人手。
现在负责化合营是胡管家的儿子胡亮,现在己经有硫酸五百斤,硝酸一百多斤,盐酸有百斤,纯酒精也有西百斤,这都是蒙古骑兵来以前生产出来的。
不过现在硝没有多少了,都己经制成火药和硝酸了,硝石就2.斤了,因为胡湘带回了百斤朱砂,制作出来五十斤左右的水银。
其实每颗子弹用不了多少底火,现在底火不缺了,制作出来底火应该能够数万颗火冒用,这样以前制作的子弹,就可以安装上了火冒底火。
“亮哥,以前的制作肥皂的,那个有甜味的液体,提炼出多少甘油了,”胡湘问道。
甘油是皂化反应的副产品,化学名为丙三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3H8O3,是无色无臭透明黏稠液体。
制作肥皂剩下甘油水提纯很简单,因为甘油水还有很多碱液(氢氧化钠),可以用醋酸中和碱液,生成醋酸钠,然后在加热,重结晶,过滤就能得到,一般纯度的甘油。
“有个一百多斤吧,你以前让保留着,也都运到山上了,”胡亮说道。
“甘油,现在擦到手上能防冻,但这不是它的最大用处,”胡湘说道。
“它能干什么?”胡亮问道。
“我和李道长研究,它和硝酸混合反应,能生成一种比黑火药威力更大的药,但这种药要特别小心,很容易爆炸,”胡湘说道。
胡湘说的是炸药之父诺贝尔发明的硝化甘油炸药,但这种炸药太不稳定了,特别危险。
历史这个故事是这样,前世的胡湘也读过。
1866年,诺贝尔终于制造成功了一种液体炸药,这种炸药爆炸力极强,人们把它称为“诺贝尔炸油”,被全世界普遍使用。
故事是这样说的,但硝化甘油不是诺贝尔发现的,是1847年意大利科学家索步雷洛发现的,用硝酸和硫酸处理甘油得到一种液体,这种液体剧烈震动就会猛烈爆炸。
因为很不稳定,后来诺贝尔用硅藻土吸附硝酸甘油,才降低了它的敏感性。
但这种炸药必须经过引爆后才能爆炸。为此,诺贝尔又发明了人类历史第一个引爆装置——雷管。这就给人们提供了很多方便,使人类有计划的利用炸药,进行开山劈路,钻隧打井,节省了很多力气。
在高中化学我们都知道的硝化反应,还是一个经常考试的知识点。
胡湘虽然没有做过硝化实验,但看过实验的视频。
在浓硫酸的作用下,硝化反应是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硝基(-NO2)的过程。硝基就是硝酸失去一个羟基形成的一价的基团。芳香族化合物硝化的反应机理为:硝酸的-OH基被质子化,接着被脱水剂脱去一分子的水形成硝酰正离子中间体,最后和苯环发生亲电芳香取代反应,并脱去一分子的氢。
胡湘还记得当时一道化学实验题:苯的硝化反应方程式:C6H6+HNO3(浓)=浓硫酸,加热=C6H5-NO2+H2O。反应温度需要在55度到6.度下,用水浴法生成三硝基甲苯,实验器具是,酒精灯,烧杯,试管,温度计,注意事项是,先把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后恢复到室温后在往里面滴加苯,或者浓硝酸和苯混合后在加入浓硫酸。这个实验考试点是水浴的作用,温度计的作用,苯和酸混合的顺序,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的顺序等考试点。
高中时代胡湘就喜欢化学和物理,对万恶英语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