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吾这时瞄了一眼朱元璋,不动声色的对朱轩说道:“轩少爷、老夫有一事想要请教你。”
啥?
你请教我一个八岁小孩孩子,有没有搞错啊。
能好歹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儒士。
“刘先生、你这不是在折煞我吗,有什么问题你就说,只要我知道的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朱轩客客气气的说道。
朱元璋他们也都好奇的看向刘三吾,这老家伙如此郑重,看来问题不小。
刘三吾组织好语言才开口说道:“从元朝开始,我们沿海地区就有倭寇侵扰。”
“这些年我游历不少地方,去过沿海地区,沿海地区时常有倭寇侵扰。”
“洪武二年、倭寇进犯山东,搜刮钱财粮食,掠民男女而去,还多次侵掠苏州、崇明等地,杀害居民,劫掠财物,凶残邪恶,被击退后转掠温州、台州、明州等地。”
“洪武四年,倭寇再次侵犯浙江。洪武五年,倭寇进犯福建宁德,杀害百姓四百余人,焚烧房舍千余间,劫掠粮食数百石......”
“从大明开国之初到现在,每年都有倭寇进犯,沿海地区深受其害。”
“老夫恨自己只是一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不然老夫就提着刀去跟这些倭寇拼了……”
朱轩的瞳孔泛红,浑身散发出冰冷的杀意。
——倭寇,后世子孙谁不知道这些都是残忍的畜生,南京大屠杀是华夏人民永远的痛。
刘三吾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轩少爷、老夫知道你天生聪慧,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如何解决倭寇之患?”
朱元璋这时皱眉说道:“洪武元年、洪武爷写了封国书,派遣使者到安南、高丽、倭国、占城四国,唯有倭国没有回应。”
“当时东部沿海经常闹倭患,弄得百姓不得安宁,洪武爷很生气,第二年又派了七个使者出使倭国。”
“那个怀良亲王真不胆大包天,居然杀了五名大明使者,剩下的两人也关押了一百天后才放回。”
“当时洪武爷准备发兵倭国,是刘伯温劝阻,说大明初建,大明还没稳定下来,百废待兴,需要休养生息,加上北方蒙元没有解决,还有当初忽必烈两次征伐倭国都没有成功,还死了很多人,如今的大明不宜动兵,需要从长计议。”
“洪武爷当然知道大明的情况,只能压下怒火停止了征伐倭国。”
“但是、洪武爷也不想看到沿海百姓被倭寇侵扰,在沿海各地设立卫所对付倭寇。”
一说起此事,朱元璋就杀气腾腾的说道:“大明海岸线太长了,各地的卫所无法都顾及到,而那些倭寇烧杀抢掠立马就逃离,根本抓不到。”
刘三吾连连点头:“没错、沿海百姓就是这样说的,那些倭寇烧杀抢掠立马退走,卫所兵根本就抓不到他们。”
“如果有可能,真希望陛下能派遣大军征伐倭国,只可惜、当初忽必烈两次征伐都失败了,这小小的倭国很是难对付,不能让大明的将士去牺牲。”
朱轩这时摇摇头说道:“并不是倭国不好攻克,元军第一次征伐倭国,是可以一举灭了倭国的,只可惜,有很多问题存在。”
“元军的征东都元帅忻都、右副元帅洪茶丘、左副元帅刘复亨,在当时都是顶尖的将领,当时的元军作战勇猛,装备精良是那个时代最为强大的。”
“元军忽略了很多问题,元军是草原游牧民族,擅长草原奔袭作战,而倭国都是山林,不适合骑乘。”
“还有、战马不适合松软的沙滩作战,倭国人利用沙滩优势,确实是令元军无法发挥其优势。”
“这些都不是关键问题,因为即便这些问题存在,元军依然把倭国人打得丢盔弃甲,倭国军队见到元军铁骑就落荒而逃,倭国军队在元军面前如同小鸡仔一样弱。”
“最关键的问题是台风,元军船只被台风吹翻而元军又基本不懂水性,一场台风下来,折损了一万三千余人,船只数百艘。”
“要知道、从作战开始,倭军只杀了元军39人,俘获27人,可想而知,若是没有台风,倭国早就被灭了。”
“也就是说,倭国并不强大,倭军更是不堪一击。”
朱轩说的口渴了,停下来喝了口茶水:“忽必烈第二次征伐倭国,其实已经错失了最好的时机。”
“因为第一次征伐倭国,让倭国知道了元军的强大,知道是不能与元军上阵厮杀的,在元军第一次征伐以后,倭国在以后的数年在沿海大兴土木,修建了沿海防御体系。”
“而且他们也了解到了元军的作战特点,倭军在训练方面做出了改进。”
“而元军第二次征伐登陆就要面对沿海防御,就如同打攻城战一样,可想而知有多难伤亡必定惨重。”
“元军也是够倒霉的,这一次还遇上了疫病,折损更加严重,气势低迷,一支大军没有气势如何言胜?”
朱元璋赞同的点点头,他是亲手打下来的江山,当然知道气势对于一支大军的重要性,可以以一抵十也能不战而溃。
“最后的问题还是台风,元军是草原人,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