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旨,宣李文琦觐见”,永安帝朝身边的李进忠吩咐道。
“遵旨”,李进忠欠身一礼,转身而去。
待他走后,永安帝又拿起那道奏折,蹙眉问道:“依你看,李文琦此人如何?”
贾瓒想了下,道:“李阁老生性沉稳,为官多年也并无大的过失,民间对其评价较为平和。”
“能力上或许不如庞阁老,却行事四平八稳,善听人言。”
这段话需要从多角度的去理解。
什么叫生性沉稳,就是这个人平时话不多,存在感不强。
为官多年并无大的过失,说明此人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
民间评价平和,意思是这个人在民间就没什么人去关注他。
至于四平八稳和善听人言,也就是说这个人没什么特长,比较平庸,耳朵根子也软,没什么主见。
这样的一个人当了首辅,自然是不够格的。
可拿来当一个傀儡,却是相当的合适。
永安帝也听出了他话中意味,缓缓的点头。
民间有言:入阁拜相。
在大梁,内阁首辅实际上的权力和职能,其实就是前宋时期的宰相。
不同的是,宋朝的宰相有正副之分,大梁首辅的权柄有次辅和内阁阁员分润。
一个首辅能有多大权力,全在于他自己够不够强势。
若是镇不住下面的次辅与阁员,他这个首辅,也就只是个摆设罢了。
永安帝性格强硬,很有主见与抱负。
这种帝王,其实并不需要什么首辅或宰相,只需要有人去准确传达与执行他的命令就好。
也就是说,李文琦这个傀儡,不仅顾、马二人想让他去当,永安帝也是这个想法。
在投靠永安帝之前,庞弘手握大权,朝中许多事其实都是由他自己去决断。
跳船之后,他深知永安帝的性格,也就摇身一变成了个应声桶。
也就是永安帝看中了他在朝中威望,这才暂时留他一命。
只是朝堂三番五次来弹劾于他,再加上他名声实在太臭,现下已经成了永安帝这边的一大负担。
再死保下去,说不定还会连累永安帝自己的风评下降。
这是永安帝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前几天永安帝突然向远在江南的于承东下旨,让他将江南改稻为桑一案的卷宗送入京城。
这是他发出的一个信号。
正是看到了这个信号,贾瓒才答应了马文林的提议,“擅自做主”与他联手对付庞弘。
否则,便是给出再大的利益,他也不会闲着没事去和永安帝作对。
殿内沉默了一番,永安帝抬起头来望向贾瓒,蹙眉问道:“马、顾二人应下你的三个位子,你打算让何人接手?”
“臣以为,可让吏部文选司郎中李修然接任吏部右侍郎,都察院副右都御史苗志诚接替右都御史,户部右侍郎程彬接任户部尚书。”
“此三人本就是各自部门中流砥柱,轻车熟路,由他们接手,不至于一时之间慌了手脚”,贾瓒欠身道。
永安帝也就是对程彬能稍微有些印象,苗志诚的级别就有些低了,并不太熟悉。
至于级别更低的李修然,他干脆就是全无印象可言。
“此三人秉性如何?”,他问道。
贾瓒想了下,道:“陛下,此三人其实曾涉及晋商一案,秉性上……并不是那么理想……”
这种事没必要隐瞒,该怎么说就怎么说。
听他提起了晋商,永安帝这才猛然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