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岂非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在他话音刚落,贾瓒还未说什么,宝琴倒是有些不爽了。
她侧脸望向贾瓒道:“我朝军队虽有弊端,却也不能说全然都是那般不堪存在。”
“远的不说,眼前便有瓒哥哥麾下铁军,战功彪炳,山西一战以三万歼灭二十万来犯蛮军,以少胜多,古今罕有,威震寰宇,功盖千秋,更震慑天下间但有不臣之心者,皆不敢造次。”
“我倒是觉得,若有瓒哥哥出马,便是东瀛国倾举国之力,也必能易而胜之。”
薛蝌一听,顿时一拍脑门,朝贾瓒赔罪道:“小弟说的兴起,竟是忘了兄长麾下雄兵悍将,万死万死。”
“不必如此”,贾瓒轻笑着摆摆手,朝宝琴笑道:“我竟是不知,妹妹对我事迹如数家珍,这满口的溢美之词,着实令为兄汗颜。”
“我说的是事实嘛”,宝琴小脸儿上泛着红晕,水润星眸中升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绵绵之情。
贾瓒轻笑着摇头,端起茶碗喝了口茶,又向薛蝌问道:“蝌兄弟可能预估,其国有多少能战之兵?”
这倒是有些问住了薛蝌。
他只是曾随父亲去过几趟东瀛,能知道这些已是不易,如何能知晓整个东瀛有多少军队。
但他不知道,却也能估算一番。
“东瀛土地虽是贫瘠,产出无多,可国土狭长,多数百姓临海而居,以捕鱼果腹,是以人口其实并不少。”
“只是其国诸侯林立,各自划分势力范围,每个皆有自己的军队,若只看他们互相征发,军队并不算多,规模能有千人都已然是大战了。”
“可若是全部算上,多的不说,十几二十万可战之兵还是能凑的出来的。”
“若是在此之上举全国之力征调民夫,再膨胀个几倍也不在话下。”
贾瓒缓缓点头,喃喃道:“如此,其国力确实不容小觑。”
薛蝌望着贾瓒,想了下,小心的问道:“兄长对东瀛询问如此详细,可是……朝廷有意兴兵?”
“呵呵呵”,贾瓒并未回答他,只是意味深长的摇摇头。
现在的朝廷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东胡身上,当然没那个心思,更没那个能力去渡海攻打东瀛。
可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
等他实现霸业后,东瀛一定是要征讨的。
也并不只是东瀛,西面的叶尔羌,南边的大越国和吴哥王朝,西南方的蒲甘王朝,还有雪域高原,他通通都要收入囊中。
东瀛的天皇也好,大越国的安南国王也罢,都蹦跶不了几年了。
等他在中原腾出手来,必然要对海外大举征伐。
华夏千百年来始终逃不出分分合合的怪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人口膨胀。
每每建朝之初,百姓死于战火者多矣,大片土地无人耕种。
地多人少的情况下,百姓地里产出便能填饱肚子,再加上开国先贤一般都是精明强干的能臣,是以往往在建国后,会迎来一个盛世景象。
可随着人口越来越多,从地多人少逐渐变为地少人多,土地产出已经不足以让百姓吃饱饭,如此社会矛盾便会越聚越深,直到彻底失控爆发,迎来下一个循环。
在农业社会,这其实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当下大梁的情况便是如此。
其实现在大梁的人口与经济,是超过原时空的大明王朝巅峰时期的。
但因为有土地兼并,余下的土地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口,加之吏治腐败,朝堂昏庸,社会矛盾也远比同时期的大明王朝来的要深。
贾瓒目前能想到的解决办法,除了遥遥无期的工业革命外,便也只有往外扩张这一条路可选。
用手中的剑,为华夏百姓寻找阳光下的土地……
薛蝌见他这般反应,似乎是明白了什么,也随之露出了笑容,拱手道:
“兄长,家父曾多在中原及东瀛之间往来,小弟对那边多少也算熟悉,有些许人脉,如有需要,兄长尽管吩咐。”
“嗯”,贾瓒缓缓点头,道:“那便麻烦蝌兄弟,日后多多去东瀛做些买卖。”
“顺便……将为兄的一些人手也带过去长长见识。”
“兄长是要让他们学学如何做生意吗?这个尽管放心,包在小弟身上就是”,薛蝌拍着胸脯道。
贾瓒听后,缓缓摇头:“不,我可不是让他们去做生意的。”
“他们是去……画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