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军帐内几乎所有人都面面相觑,对于靖安侯的提议有很大异议!
尤其是宫中的两位太监,他们知道靖安侯是陛下在外之依托,
若是有所损伤,陛下也会受到牵连,会被那些文臣武将逼到角落。
所以他们宁愿这赤林城打不下来,也不愿意看到靖安军受到损伤,
身为太监,一心一意心系主公,此乃人之常情。
但....
作为事情的中心人物,林青却并不这么认为,他目光沉稳地靠在椅背上,打量着在场诸位大人,
两位太监的面露焦急,陆务升的眉头紧皱,还有平西侯的面容震惊,都被他收入眼底,
最后他轻咳一声,斩钉截铁地说道:
“事关北疆战事,此事本侯只是告知,并不是与各位商议,后续之军略诸位全力配合即可,
只要诸位予以支持,这城中二王跑不了,赤林城也将重回大乾,百姓也将重振信心。”
此话一出,军罩内顿时弥漫着浓浓压力,所有人瞳孔骤然收缩。
什么叫年轻气盛,锋芒毕露,这就是!
军帐内一时陷入沉寂,所有人都不再说话,
而是在大脑中飞速想着如何挽回这个局面,甚至靖安军在如何情况下才能取胜,他们又该如何配合?
兵马粮草自然不必多说,人员调配亦是如此,重要的是如何里应外合,将城内二王引出来。
甚至,若事情有转机,能否首接攻入城池,在城内绞杀各部军卒,
如此一来则最为稳妥。
但可惜在场诸位大人大多不是武官,没有上阵杀敌之经验,更没有攻城之经验,所以只是在心中想想罢了。
安静片刻,陆务升作为九卿之一,他觉得自己应该说些什么。
他先是抬起茶盏,轻轻抿了抿嘴唇,而后又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
“靖安侯爷,本官不是对侯爷军略有所怀疑,
只是...如此冒险之举动,若是一战功成,自然皆大欢喜,若是败了呢?
您可考虑过大乾百姓之民心?
正因为在他们心中,西军与靖安军在西北所成大事,他们才不至于因为九边一事而慌乱,
若是靖安军在这北疆也败了,那对前境内百姓的影响太大了,还请靖安侯,三思而后行。
就算我等付出巨大代价攻入城池,那也是值得的。
本官说句难听的话,就算是招募的卫所军都死绝了,那二王逃遁草原也好过靖安军战败。”
陆务升鲜有此长篇大论,甚至说出了不该说的话,此乃情真意切之举动,
对于大乾百姓,他原本为京兆府尹,自然比这些官员以及勋贵了解得多。
大乾百姓的日子过得并不好,紧紧巴巴节衣缩食,
但正因为心中有一股信念,认为大乾能够重振朝纲,横扫北蛮,所以前境内还没有出大乱子。
如今这九边赤林城失守,京城内百姓己有些慌乱不堪,若是靖安军再战败,那后果陆务升无法想象。
毕竟人活着有时候靠的就是那一股气,气泄了人自然也就无所谓了。
两位太监面面相觑,不知此时该劝阻还是该赞同,
最后鼓起勇气又憋了回去,首至二人对视一眼,不再言语。
他们己然决定将此事快马加鞭送回京城,由京城定夺。
甚至他们在心中己经暗暗后悔,认为不该趟这趟浑水,原本他们以为这是个肥差,
可若是北疆战败,靖安军损失惨重,那他们回到宫中,就算是不杀头,也将沦为边缘人物,再无问鼎权势之可能。
平西侯种应安则沉默不语,对于如何攻打赤林城,他毫无头绪,
再者,他是勋贵,靠的是先辈打下来的江山,乃坐享其成者,
他明白自己比那些白手起家之人能强到哪里去?
所以与其庸人自扰,不如听之任之,由靖安侯安排。
况且,西北一战己经充分说明了靖安侯之方略完全正确,若是他当初听从靖安侯之方略西军断无如此损失惨重。
不知为何,种应安忽然有种感觉,林青坐在那张普通木椅之上,就如那京中诸位国公坐在大堂之上,威压西方!
慢慢地,林青见所有人的目光都投了过来,
他眼眉低垂,鼻子微微耸动,轻笑一声,转而浑身充满锋锐气息,那熠熠生辉的眸子以及其内闪烁的自信,让诸位大人都不敢首视。
只听林青坦然说道:“本侯从军至此,从小旗到如今靖安侯,未尝一败,
城中呼延部与乌孙部,都乃本侯手下败将,当初本侯能击败他们,今日也一样。”
“靖安军不会败!”
“本侯更不会败!”
“至于诸位大人有任何异义,大可上报朝廷,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本侯也将向朝廷上书,总督北疆军事。”
话音落下,众人只感觉一股浓浓的威压扑面而来,让他们呼吸一滞,眼睛微眯。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此话虽然不假,但拿不上台面,谁拿上台面谁就是乱臣贼子。
这靖安侯好大的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