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上的人名,则是三个大字:王献之。
王羲之和王献之是一对父子。
王羲之是书圣,王献之则和父亲一起称为“二王”。
这两个人的真迹同时出现在一张宣纸上。
哪怕写的只是一堆毫无关联的字,那也是一字千金。
仅仅是这幅字,一旦拿出去拍卖,价格至少也是用亿来计算的。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这样的草稿书太少见了。
真迹有可能有钱还能买到。
但是草稿书,当初书法家练习完之后,大概率就直接销毁了。
哪怕没有销毁,这种草稿历经千百年还能留下来,也是非常不易的。
所以,这幅草稿的价值,甚至要比两个人的一些不怎么出名的真迹还要值钱。
再加上这上面同时有两个人的字。
王献之的字虽然不多,但一字千金不是随便说说的。
其实,这幅字到底是不是王羲之写的,还是有待考究的。
毕竟上面的字迹很随意,行书草书楷书都能看到。
除了顶级专家,很难分辨得出。
但是下面王献之的字迹以及印章,和历史留存下来的真迹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这几个字和印章,的确是王献之所留。
王献之所留,并且明确说明了这是王羲之的字迹。
那这幅字还有什么好质疑的了呢?
别人可能拿不到王羲之的书法草稿,但作为儿子,想要拿到父亲的书法草稿实在是太容易不过了。
所以,这幅字到底是不是真迹,根本就不需要怀疑什么。
因为,这就是真迹。
也正因为是真迹,价格肯定也不会便宜。
“苏先生,这幅字的话,总价在2.5亿。”
“这是购买成交价,要是拿到拍卖行上的话,不会低于三个亿。”
郑勉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价格。
至于这幅字到底是不是真迹,苏杨自己就能判断出来。
苏杨可不是那种什么都不懂的古董小白。
对于古董的鉴定,他的实力要比那些所谓的古董大家还要强。
苏杨在古董市场赚到的第一笔钱,就是在一幅临摹画的夹层中,发现了一幅王羲之的真迹。
王羲之的真迹可遇不可求。
在这个世界上是见一幅少一幅。
当时,苏杨是五万块钱买下了那幅临摹画。
从临摹画中开出王羲之的真迹后,转手就卖给了别的收藏家。
赚了足足三个多亿。
当然了,这种捡漏的机会在这个时代是越来越难了。
当今社会各种各样的设备实在是太先进了。
有没有夹层,有什么样的夹层,拿着机器一扫描,将无所遁形。
可以说,现在的古董市场基本上已经是半透明的情况了。
“嗯,两点五个亿还算公道,这幅字我要了!”
苏杨点了点头。
王羲之的练习稿,还有王献之的亲笔题字,确实值得收藏。
所以,他没有任何犹豫就买了下来。
另一边,杨爸也看上了一个老物件。
这是一对青玉貔貅。
貔貅是传说中的上古神兽,是龙的第九个儿子,又名天禄。
寓意着可以揽八方之财,给人富的宝地,祈福拥有它的主人可以钱财满贯财运丰收之感。
貔貅有一个大嘴,能吞万物而不泄,所以也被认为是招财的神兽。
眼前这一对貔貅,是明朝时期的物件,是货真价实的古董。
再加上本身材质的特殊,价值不菲。
杨爸看到之后,一眼就爱上了这对貔貅。
不过,他知道这里的东西都不便宜。
这一对貔貅,至少也要几百万起步。
这个价格,他也就只能看看了。
当然了,杨爸也可以暗示苏杨给他买下来。
毕竟苏杨那么有钱,几个亿的东西随手就能购置。
一对貔貅,当然不算什么。
但杨爸显然不是这样的人。
别说苏杨还不是他的女婿,他没有办法开这个口。
就算苏杨已经和自己女儿结婚了,杨爸也不会开口。
儿女的钱是儿女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
作为长辈,要想着怎么帮助儿女省钱,攒钱,而不是挥霍。
所以,杨爸只是拿起貔貅仔细看了一遍后,就把貔貅放了下来。
只是,放下的动作很缓慢,显然是非常舍不得的。
这么好的东西,谁会心甘情愿的放弃呢?
就在杨爸以为依依不舍的放下貔貅时,一旁的苏杨突然开口了。
“小郑,这个貔貅我也要了,一起刷卡吧!”
苏杨说着,掏出银行卡递到了郑勉的面前。
“好的苏先生!”
郑勉微微一笑,接过银行卡就准备刷卡。
这种古董买卖,都是一笔一清的。
这也是为了方便统计价格。
所以,他先是刷了王羲之从草稿的钱。
接着才准备刷貔貅的钱。
在郑勉操作的时候,苏杨也随即将貔貅推到了郑勉的面前。
“杨叔叔,我看您很喜欢这对貔貅,就做主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