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王家在战阵时期,就已经走岔了路了。
1937年,秋风凛冽,战火纷飞。
北平城,这座古老而庄严的城市,正遭受着侵略者铁蹄的蹂躏。
在这混乱与恐慌之中,李文彬,也就是王家的先辈,做出了一个将会改变他一生的决定。
他曾是京大的一名优秀学生,怀揣着文学梦想,却不得不在战争的阴影下放下笔杆,拿起武器。
面对侵略者的残暴,李文彬选择了另一条道路——成为维持会的一员,他认为这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唯一方式。
李文彬穿上了那身让他日后倍感耻辱的制服,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自责。
每当夜幕降临,他都会独自一人走在冷清的街头,月光下的影子显得格外孤寂。
他知道,自己的选择已经让他成为了民族的叛徒,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生存似乎比尊严更加迫切。
他在日军和同胞之间游走,用流利的外语语和谄媚的笑容掩饰内心的痛苦。
他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为了生存,为了等待翻身的机会。
然而,每当他看到那些因他的告密而被捕的同胞,心中的愧疚就如同利刃一般,刺痛着他的灵魂。
李文彬的日子在谎言和背叛中缓缓流逝。
他的住所是一幢带有斑驳墙壁的小楼,楼内陈设简陋,但足以显露出他在日本人眼中的地位。
每当夜深人静,他总是独自一人坐在昏黄的灯光下,手中捏着那张能够证明他身份的汉奸证件,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迷茫和恐惧。
白天,他是侵略者眼中的得力助手,协助他们搜查抗战分子,执行残酷的命令。
他的脚步在熟悉的街道上显得沉重,每一次敲门,都可能是另一个家庭的灾难。
他的同袍们对他的称呼——“李翻译官”——听起来既讽刺又刺耳。
而在抵抗组织和普通百姓的眼中,李文彬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汉奸。
他们在背后唾弃他,诅咒他,甚至有人公开向他投掷石块和侮辱。
在一次搜捕行动中,他看到了一位老邻居愤怒的目光,那双眼睛仿佛能穿透他的伪装,直视他的灵魂。
李文彬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他在内心深处渴望摆脱这个身份,但又害怕失去唯一的保护。
他的家人也因为他的身份而备受歧视,他的妻子和孩子不得不忍受邻里的冷眼和指指点点。
在这样的压力下,李文彬的心灵逐渐被侵蚀,他开始寻找出路,希望有一天能够洗刷自己的罪行,重获自由。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文彬的内心冲突愈发激烈。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执行任务时遇到了一位年轻的抗战分子,那人的眼神坚定而清澈,即使在严刑拷打下也没有屈服。
李文彬被深深地触动了,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那些为了生存而牺牲的原则和良知。
但是他无能为力,最后,在一次活动中,他诈死,拜托了这个身份。
从此就像阴沟里的老鼠一样度日。
本以为这样,他的家人最起码不会受到威胁。
但当他好不容易回到家里时,居然发现,自己的家人已经全部不在了,包括那个才几岁的孩子。
打听之下,有人说是侵略者做的,有人说是一些爱国分子干的……
失去一切的李文彬,万念俱灰,他恨所有人。
机缘巧合之下,又遇到了别国奸细,最后他改头换面,成为了王文彬。
最后有了王家这么一个家族。
而他们家族的人,几乎都被那股别国势力控制着,所以,不管愿不愿意,他们都没法选择。
他们的祖宗一步踏错,他们已经无力在回头了。
而今天王涛愿意说这些。
一来是他已经暴露,想要明哲保身,因为他这也是第一次接到那边的任务,还没铸成大错。
二来,他生于国旗下,对于自己家的事情也是从心里不认可的。
三来,他这一暴露,他知道,以面前这三人的本事,查他们家一个底朝天,那是迟早的事。
所以,他想了又想,或许,他们家族或许会因此消失,但是家里的小辈们应该能光明正大的活在阳光下吧?
他说完后,眼神定定的看着前面的三个人,声音沙哑的说道。
“我知道,我们家人,一步错,步步错!我也不求什么,只求我们家的小辈们能够受到国家的保护,不再被那些人控制。
还有,我只知道我们家的这些事,至于别人做过什么,我真的不清楚,这次,我也是第一次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