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天幕中出现字幕解释。
【在东北,遇到大雪和暴雪的天气,路面上全是雪的时候,这种画面是非常常见的。】
【工作人员撒的是大粒盐,或者是工业盐,又或者是专业的融雪剂,专业的融雪剂它主要成分还是盐。】
【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撒盐融雪的原理主要基于盐的化学特性。】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当盐中离子与水分子结合后形成结晶水合物。】
【这种化合物降低了水的冰点,使得雪和冰能够融化。】
【此外,盐还具有吸热的特性,这意味着当盐与雪或冰接触时,它能够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
【这样雪和冰的温度逐渐升高,直至达到融化的温度。】
【通过降低冰点和吸收热量两种方式,盐能够有效地促进雪和冰的融化,从而帮助清除道路积雪,确保交通的顺畅与安全。】
【虽然氯化钠有一定的腐蚀性,但是对于汽车轮胎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根本就不用担心。】
此时弹幕弹出。
“纠正一下,那叫融雪剂,不是盐,只是里面含盐分。”
“工业盐一吨几百块,拿来融雪一点都不心疼。”
“食用盐也很便宜呀,一斤才几块钱。”
......
嬴政有些怅然。
他知道华夏后世每个时期银钱的购买力不太一样。
虽然他不知道此时华夏后世的几块钱,到底价值几何。
但是,从评论中的语气来看,无论是工业盐还是食用盐,均是价格低廉。
此时,他心中生出了无限感慨。
盐乃立国之本,这句话毫不夸张!
大秦就是在盐中获得了极大的好处。
他无法想象,若是大秦的盐价像华夏后世一样低廉,大秦会如何?
老百姓都能吃上低价盐,而相应的盐税就少了。
只能说,有利有弊吧。
......
永乐年间。
“爷爷,盐如此低廉,在后世应该都不算重要物资了。”
“也对,后世种粮食的技术都能不断突破。制盐技术,想必也是不可同日而语。”
朱瞻基咂舌。
盐自古便受限于运输不便和技术问题,价格居高不下。
华夏后世交通发达,待技术突破,产量必然会提高,必然会惠及百姓。
小小的食盐,确实算不上重要物资了,那应该也不会由官方管制了吧。
朱棣此时脸色却是晦涩无比。
他没感叹后世盐的价格之低,而是想到了大明目前盐的现状。
太祖朱元璋自战乱中崛起,深知盐的重要性。
在荒年之年,一小撮盐,甚至比一石米,更能吸引人为他效力。
因此,太祖在建立大明之后,为了能够严格的控制盐的销售渠道,推出了一种名为“开中制”的食盐销售政策。
这一政策的核心是由朝廷直接掌控食盐的生产,将食盐的专卖权牢牢把握在手中。
朝廷通过招标的方式吸引商人参与销售活动,但商人想要获取食盐并非易事。
他们必须经历严格的审查,过程繁琐而复杂。
为了获得“盐引”,即食盐的销售权,商人必须用足量的农产品物资与朝廷进行交换。
拿到“盐引”之后,商人就可去指定的“盐场”领取食盐来销售了。
可以说,商人与朝廷的所有交易都是基于“实物交换”的原则。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盐商为了获取更多利润,直接用百姓买盐的钱去购买土地,然后招募农户种植农产品,最后再用这些农产品去和朝廷完成交易。
一直到现在,这种“盐商屯田”的经营模式经营模式逐渐发展壮大,甚至到了一个十分惊人的地步。
盐商又是盐商又是地主,他们利用自家产的农产品换取食盐,并以高价将食盐垄断销售出去,有些甚至会坐地起价。
而且,如今与洪武年间不同,商人们不仅可以用农产品换盐引,还可以使用银两、布帛等产品参与盐引的兑换流程。
所以那些商人之间的分化也就愈加明显,专司食盐贩卖的“内商”日益富有,负责边陲农产品种植以及运输的“边商”利润空间则是逐渐缩小。
盐商的财富不断积累,生活程度也是相当奢侈。
他甚至听说,扬州地区的盐商还兴起了一种“养瘦马”的畸形产业链。
这简直是荒唐至极!
朱棣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
“老大,太祖定下的“开中制”迟早要崩溃!你想想办法解决一下!”
朱高炽点头应下。
此时,下一个视频开始播放。
【中学生暑假实验海水制盐。】
【第一步:收集海水。】
只见一个小女孩拿着一个大桶,装了满满一桶海水。
【第二步:静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