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辩证法认识论
“回南领导,从根本上来讲并没有错,道家言一生二,二就是阴阳,继而才有了世间万事万物,所以事物发展也不外乎阴阳而已。
但世间万物因阴阳而变,已很难明辩阴阳。
由简化繁易,由繁化简难,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实事求是固然不错,但何为实事,非普通人可分辨。
黄争站在圣人的角度来看事无非阴阳。
但人都要生存面临的是吃喝拉撒睡,人类的社会非比自然,我也只是普通人,只能凭普通人的想法来做。
无所谓阴阳无所谓对错,更不必去分辩是非与我。
如果真要有个说法那应该是有利原则。”马非还是言之凿凿,说得十分有理。
有利原则应该是当今社会大部分人奉行的基本原则。
但有利原则实际上也算是道学里狭义的基本原则,只是道家的有利原则和马非所说的完全不一样。
水欲成渊必往下流,那么是先利万物而不害于万物可视为上善。
天之道利而不害,何为利呢?
无为用有为利,无生有既是无之用生有之利。
(有利的东西都生于无用。)
天之道可以理解为以无之用生天下万物视之为有利于天下万物又不害于天下万物。
总之称之为生生不息。
(天地不自生所以长久,万物生于天地,但却有生有灭,正是自生而自灭,所以天地万物才可生生不灭。修道长生就是要有生无灭,修道日减,减到归一时即可再生天地比天地更长久了。)
从道德经的角度来理解易经,易经就是天地之道的阴阳变化,天地之道法,最终又回到道法自然,那么易经粗俗讲就是自然变化的规律了。
道家讲先利人后利己,就是上善,上的运动方向就是朝下的。
上善可以理解为水的流动方向,而不是普通人理解的最好的善,从变化来讲上善向上,下善向上,并非讲善,讲的是道的运动规律,用水来讲是最容易理解的。
再结合反者道之动就更容易理解了,也许老子用水讲的真正意义是道的变化而非善。
毕竟老子讲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都没有仁与善(上仁无仁上善无善。)所以上善若水是用水来告诉世人道法而已!!!
马非讲的有利原则,是一切利己,至于利不利人就完全不是主要的了。
就好像在珠峰山修游泳池而抽太平洋的水一样。
“不错,马秘书是现实人,说得是现实话。
工作中我们也是要求少做无用功,多做有用事。
黄争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异的。
击败理想主义的就是残酷的现实。”南领导对二人进行评价,意思还是肯定马非否定黄争,黄争是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最终必被现实打败,借此暗喻马非必定打败黄争。
“爸爸,我觉得你的说法也过于武断了。
黄争所说是道学,不能因为你修练不成就说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是理想与虚无主义。
爱因斯坦当年提出相对论时世界上没几个人理解,世人还不是说不可能,但现在呢还不是承认了。
(爱因斯坦最后非归于神学而是归于道学,归于他无法探索的无!)
不能把无知和傲慢当作现实去打败理想。
人活着还是得有点理想信念的,你们都是D员,难道要用现在的现实打败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吗?”南向北也是插了一句,完全就站在了黄争的这一边。
“向北,可别给你爸乱扣帽子,今天是在家里吃饭闲聊无关政治。
不过我倒觉得刚才黄争和马秘书所说代表着两种观念。
黄争是用道学结果导向,马秘书呢则是过程导向。
这也要看事而论,过程依有利原则永远无法确认方向,就比如人的一生,结果导向呢都是要死呢。
过程再怎么有利人还是要死的,结果导向更直接有效,是不是。”柳曼菊看起来是批评南向北,事实上竟然是支持南向北,不为别的就为黄争。
而且最后的话听起来逻辑上有错误,但细细品又觉得没有错误。
现代人一直通过有利原则的现实去证明信念和理想的不可实现,而老一辈则是用理想信念规划通往理想信念的每一步。
这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区别。
结果导向做事开始的时候会觉无用,但却有利于后人,比如说大炼钢铁,农业大寨,到后来的两弹一星,朝鲜战等等体现的是高瞻远瞩的智慧,而不是一时得利的小聪明。
这些都是为实现伟大理想而设定,所以没有伟大理想信念的人根本不可能理解。
做一件事也是一样,有信念导向纵然过程中九十九步看起来是无用的,但只要坚信目标,那么这看似无用的九十九步就会成为达成最后第一百步成功最重要铺垫。
“曼菊呀,你什么时候也开始探索这些事了,就像你说的这个是家务闲聊,不必上纲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