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杨乾晨在观察到自己面前的这些幕僚都变得格外激动时,他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
那些坐在堂内的幕僚们敏锐的察觉到杨乾晨的不解时,他们便主动为其解释起来。
“殿下,此前夺嫡之事若论文武之事,则文九成,武一成矣。”
“如今陛下此举,则最少武三称,文七成。”
“此或为武夫大兴之始也。”
这位幕僚话音刚落,坐在旁边的其他幕僚便赶忙继续解释道。
“也可能是我大周休养生息日久,陛下有意重用武将。”
“还有……”
在场的幕僚都清楚自家主公的底细,只能将一切话语掰开了,揉碎了再告诉他。
这些个幕僚在向杨乾晨解释完一切,他们就面色好奇的忍不住发问道。
“殿下,臣斗胆相问,陛下在说出此想法时,是何表情?”
“当时又是何情景,使得陛下提及此事?”
虽然他们在谋算方面不算擅长,可洞悉上意还是有些把握的。
杨乾晨在仔细听完自己面前这些幕僚的解释。
他便下意识的将手搭在桌案上,神色自得的挺起胸膛,面色自豪的向他们解释道。
“此事说来话长,你们且听本王慢慢道来。”
“你们是不知道本王当时有多么的急智。”
“原本父皇只是想借机考校本王,想让本王知难而退……”
“可是在本王的一番据理力争之下,父皇的主意改了。”
“你们可知父皇所言……”
在场的一众幕僚在听完宁王杨乾晨描述当时的经历时,他们之中有些人的面色逐渐变得凝重。
陛下是何等雄才大略,怎会被王爷这几句话说得改变主意?
该不会是陛下早有此意,估计引得王爷口出此言吧?
再顺势布局此事,是否说明他们武将的前路将兴?
正当这些人思考之时,另一些幕僚却没有这种想法。
自家人知自家事,自家王爷的德性他们还不了解吗?
若非真出急智,怎能解此危机?
陛下就算真有布局,能影响自家王爷的德性吗?
心念至此,这些幕僚便望着杨乾晨吹捧起来。
“殿下果真才智过人,叫臣等钦佩。”
“殿下英明神武,实乃良主。”
“殿下只是三言两语便为我等争夺巨大优势,从今往后,还有敢小觑殿下?”
杨乾晨听到自己这些幕僚的吹捧,他很是受用的昂起了头。
平时这些幕僚总是劝这劝那的,何时有这般谄媚的模样。
听到这些人讨好的话语,原本那些思考的幕僚也回过神来,似是怕被这些人抢占了先机一般,也开始吹捧起来。
“此番陛下既然决定亦要拉拢武夫,即便到时候文武占比不同,我们也是占了大便宜。”
“殿下放心,臣等必竭尽全力辅佐殿下搜罗武状元之才。”
“臣知殿下有戚族之助,臣等不过是在旁查漏补缺而已。”
宁王听了半天,发现自己堂内坐的一众幕僚居然没人提及为他收集科举人才之事时,他瞬间感觉有些头大。
等到了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招募的这些幕僚有什么问题。
自己手下的这些幕僚虽然能够给自己出谋划策的。
可他们之所以能为自己出谋划策,一是因为他们阅历比自己丰富,见识比自己广。
二则是因为即便是武将也略懂谋略,在某些军事领域,一般的文人可不如他们。
可让自己这些幕僚去网罗科举之才,那不是举着火把去弹药库检查火药吗?
双方能不吵起来就已经是给自己这个皇子殿下面子了。
一想到这里,杨乾晨便越发感觉头疼。
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在场的幕僚们在敏锐的发现自家王爷对他们略有不满时,他们便默契的闭嘴在原处开始静坐。
他们如何不知自家王爷的想法。
可他们对于那些“腐儒”也是束手无策啊。
总不能强行把人家打晕拖回来吧?
不用这般手段,难道要他们也去研读经书吗?
故而既然知道自己不能令王爷满意,那便少说两句。
免得惹王爷厌烦。
杨乾晨似乎也察觉到了自己面前这些幕僚的心思,便略显无奈的抬手道。
“本王乏了,接下来的事情便拜托各位先生了。”
在场的幕僚将杨乾晨未继续纠结此事,便拱手行礼退下。
“臣下告退。”
晚上就寝之时,宁王依旧在脑中思量如何招纳科举之才,忧虑之情跃然脸上。
宁王妃瞧见自家王爷那忧愁的模样,她自然也想为其分忧。
即便她也有心无力,她也希望让杨乾晨说出来,莫要憋在心里。
故而宁王妃目光真挚的望着杨乾晨,语气温柔的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