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倾听的宁王妃面带微笑听完宁王的阐述,她的脑中也在飞速思考这个问题。
忽然间,宁王妃脑中闪过一丝灵光。
自己尚未出嫁之前,她就时常见自己的父亲训斥自己的几位兄长。
当时自己的兄长也不喜欢这些文人学的东西。
由此引得父亲不悦。
父亲那番话至今都令她记忆犹新。
正是因为文武对立,所以他才要自己的孩子了解这些文人的东西。
他们这些文人杀人都不必用刀的。
如此可怕的东西,你必须要去了解它,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而且你们若只为将,那可只懂军事,可若想为帅,那就需要文武双全。
也正是因为自己父亲的教训,自己那几位兄长就开始钻研文臣的这些东西。
由己及人,在自己父亲看来,为将者,需文武双全之人方可为帅。
那在陛下看来,是不是皇子之中文武双全之人才可为皇?
脑海中出现这个想法后,宁王妃的美目中闪过一丝光亮之色,随即便倚靠在宁王身边兴奋的开口道。
“王爷,臣妾听完王爷的论述,得一薄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宁王听到自家王妃那试探性的话语,他语气柔和的应道。
“爱妃你我之间还有什么说不得的吗?”
“有何话直言便可。”
杨乾晨此话一出,一旁的宁王妃便不再迟疑,将自己的心里话全都说了出来。
“依臣妾浅见,陛下似乎并非不喜王爷,也未有责罚王爷之意。”
“若陛下真不喜王爷,陛下会教导王爷吗?”
宁王听到宁王妃的这句话时,即便是他再愚钝,也明白了宁王妃的意思。
“王爷若是咱们的孩子平日里行事有问题,王爷是希望他改正,还是希望他继续一错再错?”
“是期望他做一位人人尊敬的世子,还是一个令人厌弃的世子?”
宁王妃察觉到自家王爷已经明白自己的意思,她便不再多言。
想明白一切的宁王脸色依旧苦涩。
看了一眼放在房中的四书五经,他只觉得一阵头大。
“可这文学属实枯燥无味啊。”
宁王妃观察到自家夫君显露出的小孩模样,她知道这个时候还要添一剂猛药。
想到自家夫君之前一直喜欢的典故,宁王妃便继续道。
“王爷,您当年不是最喜三国吗?”
“其中吴国都督吕蒙曾经也是只喜军事不通文学,最后在他们主公的劝说下,开始读书。”
“这才有了孙权劝学的典故,才有了他之后的大都督。”
“王爷,您现在就是这吕蒙,陛下就是那劝学的孙权。”
“而那吕蒙最后成的是大都督,您就是成为皇帝陛下啊!”
“那孙权吕蒙都能名传千古,难道王爷不想青史留名,亦成一段典故警醒后人吗?”
宁王在听完宁王妃给自己画的“大饼”时,他的眼中燃起熊熊斗志。
似乎是被这番话所打动,神色激动的拍了拍床沿。
“夫人说得在理,既如此,本王便也试试青史留名的滋味!”
可宁王豪气了不到片刻,却又不由得泄气,语气中带着一丝幽怨的小声道。
“本王就算有此想法又如何?”
“想要登临帝位,不还是要先度过眼前难关吗?”
“那些文科之才本王要如何拉拢呢?”
“若不能得这些才子之助,本王该如何呢?”
宁王妃听到宁王杨乾晨的这番忧思,她便用手撑着脑袋,开始为杨乾晨思考对策。
“才子?科举之才?”
忽然间,宁王妃的脑海中闪过一个画面。
某次科举之后,自己的几位兄长计划着在恩荣宴结束时绑走那位连中六元的文魁星。
说是文魁星身上有文运,只要家族中的族人与之诞下一儿半女,今后家族便是科举之路畅通。
虽然最后他们的计划并未成功,但他们的举动也给予了自己思路。
这位文魁星子嗣尚幼,可他门下弟子呢?
想必也都是科举良才吧?
心中有了想法的宁王妃一脸兴奋的看向宁王开口道。
“王爷,此事臣妾还有一言,您可还记得当年那位连中六元的文魁星?”
“您觉得此人科举之才如何?”
宁王妃此言一出,宁王便立即回应道。
“自然是当世文豪,夫人的意思是?”
宁王妃见自家王爷还未明白自己的意思,便继续开口道。
“王爷觉得此等人杰门下弟子如何?”
“可是王爷要找的才子?”
原本心中尚存不解的宁王在听到宁王妃这句分析时,他两眼瞬间放光。
是啊,咱直接找这些状元的弟子,同门不就好了?
自己堂堂皇子,还拉拢不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