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清军入关屠戮华夏民族,使得汉人地位变得低贱;君不见列强用舰船大炮强行打开了华夏门户,使得华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给华夏民族冠以东亚病夫的招牌;君不见一只曾经模仿华夏的小虫妄图吞噬华夏巨龙!
这种情况有很多,多到叶轩墨不敢细想,若是自己不顶着压力去做出改变,那这些现状真能改变吗?
如今这个世界的欧洲是否已经结束了那个被称之为黑暗的中世纪?
君士坦丁堡是否被土耳其人攻破?那强大的东罗马(拜占庭)是否已经沦陷?
若是那战争结束了,那欧洲某些国家土地荒芜,一片破败,他们只能将目光再次转向辽阔的海洋,他们是否顺利开启航海之路?
叶轩墨现在还未与那边的人接触,并不知道他们现在发展到了何种地步。
突然,叶典庆的话语打断了叶轩墨的遐想。
“大家都打起精神来,感觉今日的气氛有些不对,总感觉有人在盯着我们。”
叶轩墨听到这话后,他也打起精神来,这个时代可不像后世,这个时代的亡命之徒太多了。
这个时代,即使是在京城之中,他们也敢冲上来强杀你,那可不像后世,你在京城稍微露出点什么就被按倒在地了。
当叶轩墨回家之后,这皇宫内的争斗也结束了。
双方各执己见,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最终以平手结束。
当然了,双方都知道这并非结束,只是一个开始罢了。
不久之后,几位留京的王爷进入皇宫之内,他们作为大周极其尊贵的存在,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受益者。
他们知道其他人在拿他们当枪使,但是那又怎么样呢?当他们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被人当枪有何不可?
仁治皇帝看着跪在自己面前,那年纪与自己儿子相当的皇弟后,他不知为何,他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当初。
当年自己也像他们一样,跪在御书房中,乞求自己的父亲勤政,恳求他以祖宗基业为重,如今这一幕多么的熟悉啊。
一样是乞求皇帝以祖宗基业为重,只是当时的自己是想要自己的父亲对抗,打压世家,给百姓一丝喘息之机,要不然,那结果必定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如今情况却是相反,他们想要联合世家一起,将百姓的希望磨灭,想要继续压榨,迫害底层民众。
此时,仁治皇帝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两个不一样的声音,一个告诉他不能忘记自己登基时的初心,要给百姓希望,不能步自己父皇的后尘,要勤政爱民。
可另一个声音又告诉他,如今的世家太强大了,天下读书人有差不多五六成都是世家之人,朝堂之上也有最少三分之一的世家人。
若是真的引起世家反扑,现在的大周能扛住吗?
现在的他,非常理解当年的父皇是什么样的心情了,向世家妥协,则能够维持大周运转,大周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乱象。
可是,这做法不就是饮鸩止渴吗?
坐视世家壮大,最后的结果不也是皇权旁落,直至最终被取代吗?最好的例子不就是李唐王朝吗?
当时隋朝末年各地起义不断,作为当时顶尖门阀的陇西李氏乘势而起,最终夺取天下。
仔细思考之后,仁治皇帝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到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地步了。
当几位王爷从皇宫中走出后不久,各大官员便得到了消息。
如今这朝堂势力分为几块,武勋之家并不想掺和这种事情,不管这新识字法推行不推行,他们都只会将注意力集中到对外战争上。
战功才是武勋立足的根本,不管朝堂怎么变,只要是汉人王朝,那就离不开军事方面的主将。
会读书又怎么样?会读书就一定会打仗吗?马谡的例子在那里摆着,纸上谈兵只会自取灭亡。
而世家官员则要避免新识字法传播,当然了,若是可以的话,他们想将新识字法掌握到自己手上。
能够帮助他们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在这个时代,只要掌握知识,那便是掌握话语权。
当晚,月黑风高。
叶典庆看到这天象后,他的脸上露出一丝担忧,刚刚叶轩墨已经告诉了他,他在做一件大事,只是这件事情会触动到一些人的利益,要他们小心一些。
“所有人戒备,全部换上皮甲。”
因为铁甲是受到严格管控的,本朝规定,三品大员与伯爵之家可备十甲、二品大员与侯爵之家可备三十甲、一品大员与公爵之家可备五十甲。
像叶轩墨这种没有份额的,若是被发现私藏甲胄超过三甲,直接革除功名,流放三千里;超过五甲,秋后问斩;超过十甲,斩立决;超三十甲,诛九族。
故而所有叶家子弟只能穿皮甲。
四更天也就是丑时,是人一天中最困的时候。
看守西侧的叶家子弟突然听到墙上有点异响。
“谁!”
眼见暴露之后,这些歹徒也就不再隐瞒自己的身份,从西侧围墙直接翻入。
落到院中,他们直接掏出大刀便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