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上台后,以对外扩张作为承诺,取得国内大地主、大企业家和金融家的支持,随即着手扩充军备。至1939年,德国的陆军和空军已经达到甚至超过英法国家的水平。海军的发展因需要长期建设,加上英国始终重视海军的发展,所以在世界各国海军力量对比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德国则明显落后。
1935年6月18日,德国和英国签订《德英海军协定》,规定德国海军舰船的总吨位可以相当于英国的35%,德国的潜艇总吨位可以是英国的45%,此后德国开始公开、大规模扩充海军。德国的海军将领为了能在未来的战争中与英国抗衡,除了全力建设海军外,也在改换思路,寻求错位打击的方法。
1936年德国海军潜艇部队司令邓尼茨主张德国应重点发展潜艇,在未来战争中,用潜艇部队集中对付敌人的港口和交通枢纽。而德国海军司令雷德尔坚持认为未来海上作战的胜负仍然取决于海上大型舰艇的实力。1938年德国和英国的矛盾开始尖锐,海军的地位也开始突出起来。希特勒指示海军研究在海上对英国作战的可能性。1938年底,雷德尔先后向希特勒提出两个海军建设方案∶一个是将重点放在潜艇和装甲舰上,以便同英国的航运作斗争;另一个是建设一支规模不大,但却具有巨大突击力量、能够同英国海军和航运作斗争的舰队。结果,希特勒宣称在1946年前不需要海军来达到自己的统治目的,所以采用了第二个方案。但是,不论德国海军建设采取何种途径,两个方案都体现出德国海军的战略企图是要充分利用英国依赖海上运输的弱点,在战争一开始就破坏其航运。
1939年4月,希特勒宣布废除《德英海军协定》。二战爆发后,希特勒发布第1号作战指令,明确提出海军的作战任务是:“重点对英国进行经济战……必须防止敌人进入波罗的海。”而此时,雷德尔深知德国海军力量薄弱,无法与英法海军正面抗衡,遂转而赞同邓尼茨的主张,将潜艇作为反封锁的最佳兵力,确定海军建设的重点是建造潜艇。
英国的战略受到地理环境和几个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特点影响,英国本土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市场有限,其中75%的石油、95%的铜、99%的铅、88%的铁矿石、89%的小麦、84%的肉类和93%的食油等依靠海外进口,英国每年由海路进口货物达6800多万吨。战前,大西洋集中世界航运量的3/4。英国拥有一支约2100万吨的商船队(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31.8%),每天平均有2500艘船只在海上航行。英国海上交通线的总长度超过8万海里。
英国的交通线通往世界各地:一条是同欧洲、地中海、非洲和印度洋各国联系;另一条是同加拿大、美国、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联系,经巴拿马运河还可与太平洋地区各国通商。英国有90%的进口经由大西洋和英吉利海峡的各条航线,其余10%经由北海航线,这就决定英国的国防战略任务是:坚决保障海上交通线安全;保卫本土及领空安全;维护海外殖民地及其市场。
英国的海军战略是其国防战略的重心。实现国防战略的主要方式首先是“夺取制海权,在海上交通线上作战和对敌人进行海上封锁。”英国的海军战略受马汉制海权理论的影响。同时吸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比较重视组织海上护航运输队,注重发展强大的水面舰队,但对潜艇和海军航空兵的重要性估计不足,忽视了空中反潜战术。
欧战爆发后,大西洋海战也拉开帷幕。1939年9月3日,德国U-30号潜艇在赫布里底岛发现英国驶往加拿大的客轮“雅典娜”号,德军潜艇在未发出警告的情况下,向英国客轮发射3枚鱼雷,1枚击中要害,次日雅典娜号沉没,船上1417名乘客和112名船员死亡,这是战争爆发后,德国潜艇在大西洋上首次实施攻击。
在此后的作战中,受到潜艇数量和作战半径有限的影响,德国潜艇部队平均每天游弋于大西洋的潜艇仅有13艘,且以单艇作战为主。1940年,挪威、法国先后被击败,德国海军基地扩大到大西洋沿岸,潜艇的活动区域得以扩大。1940年全年,德国潜艇横行于大西洋,平均每天游弋于大西洋的潜艇数量也增加了一倍,英国商船因此损失惨重。至1941年12月,德国潜艇共击沉盟国舰船410万吨,占这一时期盟国舰船中损失的54%,德国海军损失潜艇43艘。
德军的水面舰艇的作战效果则不佳,在与英国海军的作战中,接连损失数量本不多的战列舰和巡洋舰。1941年4月,雷德尔派遣以新型战列舰“俾斯麦”号为首的一支庞大的舰队驶入大西洋,准备在北大西洋进行巡洋作战。5月20日,英国舰队发现德国舰队,并立即调动能够作战的最大兵力,决心先发制人。23日,两军在丹麦海峡相遇,英军一艘巡洋舰被击沉,俾斯麦号负伤逃往西南方向。5月26日,英军再次发现俾斯麦号,并迅速组织水面舰艇和飞机发起攻击,27日俾斯麦号被击沉。此后,德国海军放弃在大西洋巡洋作战。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德国和美国相互宣战,希特勒改变以前“避免公开对抗美国”的政策,开始针对美国商船和军舰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