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篇-太平洋战场】反攻:让日本绝望的实力碾压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结束后,美日海军都损失惨重,双方都没有能力在太平洋上发动新的攻势。对于美国而言,他们需要中最快的时间恢复海军的实力,而对于日本而言,在丧失了不可替代的单元后,已经不得不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在浩瀚的太平洋上,北起阿留申群岛,经日本本土、硫磺群岛、小笠原群岛、威客岛、马绍尔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形成了横跨太平洋南北的一道防御锁链;与美军太平洋舰队正面,马绍尔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防御链条被日本称为“外层防御圈”;马里亚纳群岛被称为“绝对防御圈”,屏护菲律宾、台·湾岛和琉球群岛;进而挡住美军进击东南亚、中国和日本本土。
西南太平洋战事
1943年初,麦克阿瑟的西南太平洋战区所属部队在南太平洋战区第3特混舰队的协同下,对日寇在南太平洋上的重要基地新不列颠岛北部的拉包尔实施封锁。12月15日,美军在俾斯麦群岛的新不列颠岛南部登陆,并在岛上建立了前进基地;在该岛北部,美军陆战第1师登陆后,在岛上修建了2座机场。到了1944年初,新西兰第3师攻占格林岛;3月20日美军夺取拉包尔西北达米恩岛,至此完成对拉包尔的封锁。此后,美军将封锁拉包尔的任务转交给澳大利亚部队,美军从新不列颠岛撤出。1945年9月6日,在拉包尔的日寇第8方面军司令今村均和海军东南方面舰队司令草鹿任一向盟军投降。
在所罗门群岛,美军第37、第43和第25师在南太平洋战区的美第3舰队和第3两栖舰队的护送下,于1943年8月攻占新乔治亚岛;10月攻占韦拉拉韦拉岛;12月美军陆战第3师在布干维尔岛登陆、建立海军基地,随后在上述三处岛屿修建了3座机场,形成对布干维尔岛上日寇第17军的牵制。该部在神田正种的指挥下,下辖日寇第6师团和独立混成第38旅团,此后长期被困于布干维尔岛,直至1945年9月2日向澳大利亚军队投降。
在新几内亚,美军在1943年10月夺取莱城、萨拉莫阿和芬什哈芬。尽管日寇在南太平洋地区丧失了战略主动权,但其大本营仍决心尽最大努力守住新几内亚岛的西部地区。为此,在荷兰迪亚建立了一个较大的供给和保养基地,以支援在新几内亚担任守备的第18军。之所以在荷兰迪亚建立基地,是因为这里距离盟军进攻最前沿基地800公里,而盟军第5航空队最大作战半径仅为560公里。
麦克阿瑟的作战计划是攻占荷兰迪亚、摧毁日寇的供给基地,使新几内亚4万多兵力的第18军失去补给,以削弱其对澳大利亚的进攻威胁。此次作战的难度,除了达成战役的突然性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夺取荷兰迪亚及日后在此地坚守所需的空中支援保障。因为这个地区距离日寇在新几内亚和加罗林群岛的日空军基地较近,对尼米兹的航母舰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所以他的航空母舰只能在这片海域停留4天,麦克阿瑟必须在航母舰队撤离前,开辟一条陆基航空基地。
1944年3月30日开始,盟军美第5航空队开始对驻守在新几内亚威瓦克和汉萨湾的日寇第18军实施空袭,并将日寇机场及400架作战飞机摧毁。日寇对美军的行动视为对第18军进攻的前奏,完全没有意识到盟军的目标是荷兰迪亚。4月22日,麦克阿瑟的舰队出现在荷兰迪亚海面,美军先由2个团在艾塔佩岛登陆,随即向守岛部队发起进攻,同时工程部队迅速在岛上修建了一个野战机场,并以陆基战斗机支援作战。4月24日,该岛被全部攻占。
在22日当天,美军第41师和第24师在距离荷兰迪亚东、西两地各40公里处登陆,由于达成战役突然性,美军在夺取荷兰迪亚的过程中仅遭遇日寇轻微的抵抗,至4月27日,两支登陆部队会合,荷兰迪亚作战随时结束。此役,美军仅伤亡1100余人,日寇则阵亡5000人,另有5000人逃往丛林。
此战结束后,日寇第18军陷入盟军的包围之中,其东面有盟军的地面部队;西面的补给线被荷兰迪亚和艾塔佩登陆的美军切断;北面是盟军控制的太平洋海面;南面是无法逾越的丛林。
1944年5月27日,盟军登陆新几内亚的比阿岛。登陆前,侦查显示该岛驻有日寇约3000人,而实际上该岛驻有10000名日寇。当美军从比阿岛南面上陆时,并未遇到较强抵抗,部队顺利占领了滩头。然而,日寇的战术是将美军诱入岛内加以打击。他们在密林覆盖且布满蜂窝般洞穴的山头上巧妙构筑了防御工事。当美军从海滩向岛上丘陵地带前进时,遭到了在洞穴防守的日寇的猛烈反击,双方遂展开惨烈的争夺战,致使这次登陆最终演变成一场太平洋战争中最残酷的战斗之一。6月29日,在比阿岛登陆的美军经血战歼灭了日寇主要抵抗力量,控制了该岛,但肃清守军残余的行动却一直延续到8月份。此役美军因伤病损失近万人,日寇伤亡约1万人。
6月28日,被包围在威瓦克的日寇第18军所部4万余人开始向西突围,被美军击退。7月31日,麦克阿瑟主动发起进攻,歼灭日寇第18军主力,其余分散逃入丛林。194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