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欧洲,战争带来的灾难、损失难以言状。许多著名城市,例如华沙和柏林,已成为一片废墟,其他城市,如伦敦与鹿特丹,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这些地区与经济生产相关的建筑大多化为一片瓦砾,数百万人无家可归。战争对农业的破坏导致欧洲大陆许多地方出现了大面积的饥荒,而1946年的冬季,欧洲西北部罕见的寒冬使情况进一步恶化。
受战争破坏最为严重的是交通运输设施,铁路、桥梁以及道路在战时都成了对方空袭的重点目标,运输的商船也常常被击沉。中小城镇和村庄所受的毁坏程度基本上较轻,但交通运输的破坏使这些地区的经济与外界的联系几近断绝。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耗费大量财力,而此时大多数陷入战争的国家的国库已被消耗殆尽了。
战争使英国的国民财富损失了1/4,船舶吨位减少了3/4,和其他西欧国家一样,黄金外汇储备枯竭,一半以上的工业完全瘫痪,煤矿完全关闭,失业人数突破600万。按照丘吉尔的描述:“大英帝国的权力与地位一落千丈……英帝国的力量和影响已下降到惊人的最低点。”
法国的状况更为严重,法国在希特勒的闪电战中败降而饱尝了亡国之痛,战争夺去了上百万法国人的生命,经济损失惨重,按1945年价格计算,其损失高达4.9万亿法郎,百万公顷以上的土地被破坏而无法耕种,1945年初工业生产还不及1938年的一半。
西德(1949年成立)所辖地区的工业生产只及战前1938年的23%,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成了一堆瓦砾,老百姓已经无法生活下去。其他西欧各国生产凋敝,濒临崩溃,原料、燃料和日常生活品奇缺。经济的衰败使得西欧民众对现政权的不满与反抗情绪与日俱增,政局动荡,法国、意大利左翼力量迅速壮大,西欧各国政权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经过2年的恢复,到1947年,欧洲各国开始陆续恢复正常生产,但经济依然徘徊在战前水平以下,并几乎看不到增长的迹象。农业生产是1938年水平的83%,工业生产为88%,出口总额则仅为59%。
而在战争中唯一基础设施没有遭到明显破坏的是美国。在经济力量方面,美国在资本主义工业总产量中所占比重由1937年的41.4%增加到1947年的62%。美国黄金储备1949年高达246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总量的73.4%。在军事力量方面,1939年,美国军队总数只有33.5万人,国防预算不过10亿美元,到1945年,美国军队总数达到1200万人,国防预算达到800亿美元。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已拥有最庞大和最有威力的空军,海军也首屈一指,484个美军海外基地几乎控制了全球所有的海域。
与欧洲国家不同,美国在战后面临的是生产力和资本过剩的问题。战时美国工业体系高速运转,生产的军事、民用物资源源不断地供应到前线,保障了盟国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后,美国政府则急需为国内企业寻找新的市场,维持经济的稳定。
早在1944年,美国财政部部长摩根索就提出一项援助欧洲重建的方案,即“摩根索计划”,该方案与一战时期的《凡尔赛和约》相似,主张德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用以帮助欧洲其他国家恢复经济,同时遏制德国再次崛起的能力。同一时期,法国提出“莫内计划”,即法国占领德国萨尔和鲁尔工业区,并允许法国使用这两个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使法国的工业产出至少恢复到战前150%的水平。
为了能让德国按时偿还战争赔款(德国被要求支付480亿美元战争赔款),盟国管制德国委员会出台严格限制德国恢复工业能力的计划,大量德国企业因此被拆除,管治委员会不得不大幅度提高占领成本,解决德国各种需求和物资短缺的矛盾。为此,管治委员会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恢复经济。
1947年初,美国前总参谋长马歇尔接替贝尔纳斯出任国务卿,他提出一项由美国向欧洲各国提供总额220亿美元援助的“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之所以提出这项计划,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羸弱的欧洲不利于阻止苏联向欧洲的扩张,其次美国企业也需要一个巨大的市场保证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此外美国可以借此全面渗透到欧洲国家的各个领域,从而获得在欧洲的领导地位。马歇尔遇到的问题和二战前一样,即战后孤立主义势力重新抬头,以塔夫脱为首的国会议员对政府增加预算一直坚决抵制。
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年度毕业典礼上,号召欧洲人民团结起来,共同规划一个他们自己的重建计划,并宣称美国已经做好了帮助欧洲的准备。在这次演讲中,最关键的援助数字没有公开,而且为了不使美国民众引起注意,在马歇尔演讲的当天,美国总统杜鲁门还召开了一场记者招待会,以转移媒体的注意力。
不久,当已经削减为170亿美元规模的援助草案提交到国会时,果然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仅共和党反对这项提案,就连杜鲁门所在的民主党也有很多议员反对这项议案,反对者的担心也不无远见,他们看到了援助实施后会出现一个两极分化的世界。由此,提案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