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场】莱特湾海战:日寇的本性是空心核桃
1944年7月下旬,美国总统罗斯福飞往夏威夷,他此行的目的是决定太平洋战场盟军的下一步行动计划。此时,罗斯福的心情是愉快的,在欧洲战场,盟军已经成功在诺曼底登陆,而且站稳了脚跟。苏军在东线发动的巴格拉季昂行动正在顺利实施,整个战争的进程都在向着盟军即将胜利的方向发展。此时,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的两位主帅现在却为接下来向哪里进攻产生了分歧。
在夏威夷,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麦克阿瑟和太平洋战区司令尼米兹向罗斯福表达了自己想法,尼米兹提出绕过菲律宾群岛,进攻中国台·湾和日本的门户硫磺岛、冲绳岛,下一步就可以进攻日本本土,这样就可以尽早结束战争。尼米兹的计划显然是盟军在太平洋上实行“蛙跳战术”的延续,得益于这种战术,太平洋战场上盟军的反攻进度大大超过了预期。
麦克阿瑟指挥的西南太平洋战区同样受益于这种战术,他没有对西南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两个重要据点特鲁克和拉包尔实施强攻,而是对其采取封锁的政策,这既加快了反攻的进程,还减少了盟军的伤亡。但在菲律宾的问题上,麦克阿瑟是有私心的,1942年3月,面对日军的进攻,他丢下自己的部队逃往澳大利亚,并且在那里同记者们说了那就有名的誓言:“我出来了,但是我将回来!”。所以他坚持盟军优先进攻菲律宾,以保全自己的承诺。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罗斯福决定采纳麦克阿瑟的意见,将盟军的下一个进攻目标定为菲律宾群岛。有人说罗斯福是出于竞选下一届总统的需要,他需要麦帅和其身后的势力支持自己。出于对大局观的考虑,尼米兹表示尊重总统的决定,全力支持麦克阿瑟的行动。
根据麦克阿瑟的计划,菲律宾战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盟军将在菲律宾群岛中部的棉兰老岛上陆,目的是肃清日军的陆上航空力量,然后在莱特湾登陆,并夺取莱特岛;第二阶段盟军将北上夺取吕宋岛、攻占马尼拉,进而夺取整个菲律宾群岛。
在考虑配合陆军进攻菲律宾群岛的问题上,尼米兹认为第3舰队的哈尔西长期在西南战区配合麦克阿瑟,遂决定在菲律宾群岛作战仍由哈尔西协助麦克阿瑟。但哈尔西的第3舰队远离菲律宾群岛,斯特鲁恩斯的第5舰队和第5两栖舰队则在菲律宾附近。最终尼米兹决定舰队原地不动,哈尔西带领自己的指挥机构北上,接手斯普鲁恩斯的舰队;斯普鲁恩斯及其团队南下,接手哈尔西的舰队。原第3舰队改为第5舰队;原第5舰队改为第3舰队;米切尔的第58特混舰队改为第38特混舰队,受哈尔西的指挥。
在美军调兵遣将时,日军大本营也在研究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日军正确预判了美军下一步进攻的目标是菲律宾,遂于1944年7月24日制定代号“捷1”作战计划。计划要求:在菲律宾群岛的主岛吕宋岛与美军实施地面决战。山下奉文的第14方面军负责整个菲律宾群岛作战行动,第35军负责菲律宾群岛中部和南部诸岛防御,主要部署于吕宋岛的克拉克空军基地;海战将主力集中在某一预定的美军登陆地域附近,待美国部队登陆时,集中力量一举摧毁美国太平洋海军的主力舰队。
1944年9月6日,哈尔西率领的第3舰队开始攻取菲律宾群岛南部外围岛屿,9日和10日,航母舰载机空袭了棉兰老岛的地面目标,此时哈尔西发现迎战的日军岸基飞机非常少,遂判断出日军在不久前的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中,已经丧失了大部分岸基飞机,美军已经没有必要继续空袭棉兰老岛。他立即向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建议取消前期作战,直接攻占莱特岛。在得到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同意后,麦克阿瑟将夺取莱特岛的时间,从原定的12月20日提前到10月20日。
菲律宾群岛有大小700多个岛屿,控制着太平洋上的交通线。莱特岛是菲律宾群岛第八大岛,它像一个楔子一样插在菲律宾群岛中间,北面是吕宋岛和米沙鄢群岛,南面是棉兰老岛等岛屿。按照麦克阿瑟的估计,美军一旦夺取莱特岛,日军将从南北两面增援,美军就可以趁机消灭更多的日军,为第二阶段夺取吕宋岛减轻负担。
计划夺取莱特岛的美军地面部队由克鲁格指挥的第6集团军完成,该集团军下辖第10、第24军各两个师,共计17.4万人;日军初期在莱特岛的地面防御兵力主要包括第35军的第16、第12师团和勤务部队,共计2.2万人。
10月14日,由威尔金森率领的美第3两栖编队和巴比率领的美第7两栖编队,分别在马里亚纳海域和新几内亚的荷兰迪亚附近海域集结,搭载登陆部队后向莱特湾进发。10月16日,两支两栖编队在莱特湾外海域会合。17日晨,合编成一个庞大舰队的登陆部队,驶向莱特湾。
担负水面护航任务的是美第7舰队的海上火力支援群,该群由奥尔登多夫率领,包括6艘战列舰、5艘重型巡洋舰、4艘轻型巡洋配和66艘驱逐舰;担负空中护航任务的是第7舰队的空中火力支援编队,由斯普拉格少将指挥,辖16艘护航航空母舰、9艘驱逐舰和11艘护航驱逐舰,以上两支掩护支援舰队及2支两栖登陆舰队由第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