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场】顿巴斯战役:希特勒的一笔经济烂账
顿巴斯煤田位于乌克兰东部的伏罗希洛夫格勒州、顿涅次克州,以及俄罗斯南部的罗斯托夫州。1721年,这里发现了煤,到1869年开通火车后,顿巴斯地区开始大规模开采煤炭。至1913年,顿巴斯的煤炭产量占俄国煤炭产量的87%。后来,苏联东部地区也发现煤田,产量也逐渐增加,顿巴斯每年开采的煤炭比重略有降低,截至1940年,顿巴斯地区煤炭产量为943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60%。
除了煤炭,顿涅茨州还有铁矿和铝矿,分别占苏联全国产量的68%和第60%。在顿巴斯东南方向、俄罗斯南部的北高加索地区,是苏联最重要的产油区。如果德军夺取了这两个地区,就会切断苏联最重要的原料供应基地。
北面的哈尔科夫则是苏联的工业中心,市内的哈尔科夫机车厂(183工厂)是T-34坦克的诞生地。1941年苏联生产的3014辆坦克,一半是这座工厂生产的。除此之外,哈尔科夫还有涡轮机厂、机电厂等大型重工业企业。
1941年9月,在基辅战役蒙受重大损失后,苏军西南方面军所属第40、第21和第38集团军在苏联元帅铁木辛哥率领下,从杰斯纳河、第聂伯河一线撤至别洛波利耶、克拉斯诺格勒一线重新组织防御,掩护哈尔科夫工业区。与此同时,转隶西南方面军的第6集团军和南方面军所属第12、第18、第9集团军在克拉斯诺格勒至亚速海一线建立防御,掩护顿巴斯方向。
鉴于苏军处于不利态势,亟待休整补充,苏军最高统帅部在9月27日的命令中,要求两个方面军:“转入顽强的防御,只有在必要时方可实施局部的进攻作战,以改善己方的防御态势。”
此前,西南方面军在基辅战役中已经损失殆尽,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夫和参谋长图皮科夫在突围过程中阵亡。9月底,苏军最高统帅部将南方面军所属第6集团军划归西南方面军,加上原方面军所辖的第21、第38、第40集团军重新组建了西南方面军,司令员是苏军元帅铁木辛哥。该方面军受领的新任务正是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左翼的下一阶段作战目标:哈尔科夫。
在哈尔科夫方向,由波德拉斯少将指挥的第40集团军位于防线最北端的别洛波利耶;在第40集团军南面的是戈尔多夫指挥的第21集团军,该集团军负责防御希沙基;齐加诺夫指挥的第38集团军,位于防线的南端,部署在克拉斯诺格勒一线。
这三个集团军虽然被在基辅战役中没有给合围,但部队都损失了一大半。其中,第40集团军还有第293、第227步兵师、第10坦克师,还包括切斯诺夫指挥的一个战斗集群和预备队调拨给该集团军的近卫第1摩托化步兵师,这个师正从后方苏梅赶来与集团军会合。
第21集团军的部队包括4个骑兵师、4个坦克旅和4个步兵师,番号虽然众多,其实都是空架子,各部队都严重缺编。情况稍好的是齐加诺夫指挥的第38集团军,该集团军有5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
在西南方面军与南方面军的衔接处,从克拉斯诺格勒至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负责防御的是马利诺夫斯基指挥的苏军第6集团军。该集团军在1941年8月份刚刚完成第二次组建,此前第6集团军在基辅西南的乌曼被德军全歼。新组建的集团军包括3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和1个坦克师。兵力在西南方面军中是最多的,有4.5万人。
与其一同防御顿巴斯方向的是南方面军,该方面军的指挥员频繁更换,在顿巴斯防御战役期间,方面军的司令员是切列维琴科(10月5日以后)。南方面军的防御地段是衔接苏军第6集团军,向南至亚速海,战线长度270公里。方面军内编有第12、第18、第9集团军,共20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1个筑垒地区守备部队和4个坦克旅,总兵力49.1万人。
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在基本结束了基辅地区的作战后,兵力仍然超过100万(不含仆从国军队),在该集团军群内下辖德军第6、第11、第17集团军和第1装甲集群(1941年10月16日改为第1装甲集团军)。
除了德国陆军部队以外,该集团军还包括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1个匈牙利军和1个斯洛伐克师。相比于中央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缺少装甲和摩托化部队,在编成内共有3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师、4个轻装师和2个党卫军师级装甲部队(希特勒师、维京师),还包括5个山地军,其余的是步兵师,提供空中支援的仍然是亚历山大·勒尔指挥的第4航空队。
自入侵苏联以来,希特勒多次强调夺取或摧毁作为苏联煤炭、重型机械和化工等重要基地的顿巴斯和哈尔科夫工业区的重要性。他于7月28日重申:“哈尔科夫工业区比莫斯科重要。”8月21日,他又明确指出:“入冬前还应达到的最重要的目标不是占领莫斯科,而是夺取克里米亚,哈尔科夫工业区和顿巴斯产煤区……”在希特勒的眼中,苏联如果失去了资源供应,战争潜力便会迅速枯竭,而德军夺取了这些地区,将会极大提高德军持续发动战争的能力。
基辅战役结束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