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场】1941年冬季反攻之季赫温战役:列宁格勒的生死战
1941年8月,希特勒决定南北分兵后,中央集团军群的第3装甲集群奉命北上,划归北方集团军群指挥。8月24日起,莱因哈特的第3装甲集群陆续抵达列宁格勒方向。随后,德军对列宁格勒发动了新一轮的全面进攻,列宁格勒岌岌可危。
9月12日新任西北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抵达列宁格勒后,针对德军重点进攻的方向,重新调整了苏军的防御部署,随着增援部队和新组建的部队陆续投入战场,列宁格勒方向的局势开始稳定下来。9月底,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第3、第4装甲集群大部分调往莫斯科方向,列宁格勒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候。10月7日,由于莫斯科方向战事吃紧,朱可夫奉命返回莫斯科,他的职务由沃罗诺夫接替。
在列宁格勒方向,德军的进攻虽然被遏制,但整个列宁格勒的危机还远没有解除,列宁格勒正处于四面包围之中。在该城的东北方向、拉多加湖的东西两侧,列宁格勒方面军当面是曼纳海姆指挥的芬兰军队,双方在卡累利阿地峡1920年划定的老国境线和斯维尔河形成对峙。由于在这个方向芬兰已经夺回了1939年冬季失去的领土,对继续南下进攻列宁格勒并不积极。
在列宁格勒西南面,屈希勒尔指挥的德军第18集团军的1个军(伍德里格指挥第26军)被苏军第8集团军所阻;在列宁格勒南面,德军第16集团军和统帅部直属第50军在苏军第42和第55集团军的阻击下,进攻也陷入停顿。
在列宁格勒的东南方向,德军第18集团军第1军和第39装甲军与苏军第54集团军和独立第4、第52集团军形成对峙,双方战线从拉多加湖南岸,经利普卡、沃罗诺沃、基里希,到沃尔霍夫河东岸。
此外,隶属于西北方面军的诺夫哥罗德集团军级集群部署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之间的伊尔门湖北岸,威胁着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最右翼,德军不得不将第18集团军和第16集团军的一部分兵力部署在这里,以防备苏军突入北方集团军的侧背。
按照德军的预判,当中央集团军群发起莫斯科会战后,位于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之间、伊尔门湖地区的苏军诺夫哥罗德集群会南下增援莫斯科,从而解除德军北方集群向列宁格勒方向进攻的侧后威胁,形势便会对德军北方集团军群有利。
但莫斯科会战发起后,苏军的部署并没有像德军预料那样抽调西北方面军的兵力。不仅如此,在列宁格勒东南、拉多加湖南岸、苏军防线最狭窄的地带,苏军第54和第55集团军还有迹象从东西两面夹击,将德军从施吕瑟尔堡、利普卡和锡尼亚维诺逐出,从而消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陆上包围。
在列宁格勒东北的拉多加湖,是欧洲最大的内陆湖,总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1941年9月初,德军夺取了拉多加湖南岸、涅瓦河河口处的施吕瑟尔堡,切断了列宁格勒和莫斯科方向的陆路通道。此前,芬兰军队已经推进至拉多加湖东岸,列宁格勒守军已经被德、芬联军四面包围,苏军只能依靠拉多加湖航运向列宁格勒城内输送补给。
1941年10月3日,为了打破列宁格勒战事的僵局,希特勒首次提出“东攻北收”策略,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剩下的快速部队(主要是第39装甲军)停止在列宁格勒正南方向的正面突击。希特勒认为,即使德国坦克能够冲进城区,也会由于苏军和民兵的抵抗而被一辆辆地摧毁在列宁格勒的街道上。所以,坦克摩托化部队应当转向列宁格勒东南面,对季赫温方向实施深远迂回,以封锁并合围沃尔霍夫河下游和拉多加湖之间的苏军,从而切断苏联向列宁格勒运送物资的湖上运输通道。除了战术原因,希特勒也希望夺取季赫温后,能够将那里的铝土矿收归德国所有。
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冯·勒布对这个计划表示反对。他认为:北方集团军群在列宁格勒方向本来就兵力不足,以现有的兵力尚不足以夺取列宁格勒,如果再抽调兵力向列宁格勒东南150多公里外的季赫温实施突击,更会削弱目前包围列宁格勒城的德军兵力。勒布建议北方集团军群应该“在冬天到来前尽可能扩大和巩固在拉多加湖南岸的阵地,以利于以后对列宁格勒的进攻。”
10月6日,希特勒不顾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众将领的反对,指示该集团军群两周后向季赫温方向发起进攻。据此,德军第39装甲军,奉命从丘多沃周围经由季赫温及其以西地域向沃尔霍夫河下游推进,以切断位于拉多加湖以南的苏军通往东部的道路。协同进攻的第1军前出至洛杰伊诺耶波列地域,同北面的芬军建立联系,从而在拉多加湖以东形成对列宁格勒更大的包围圈,彻底将列宁格勒变成一座孤岛。
据此,德军第39装甲军和第1军大致分为三路:左翼基里希方向是第11步兵师;中路丘多沃方向是第12装甲师,第20摩托化师,第21、126步兵师;南路(右翼)小维舍拉方向是第8装甲师和第18摩托化师。
德军除了第39摩托化军和第1军以外,从10月12日开始,统帅部还把来自法国的第212、227步兵师、西班牙第250“蓝色”步兵师,第7空军师第1、3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