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场】沃罗涅日进攻战役:B集团军群的崩溃
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已成定局,不仅是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和意大利的第8集团军也已经或正在被苏军全部歼灭。同时解救第6集团军的霍利德集群和霍特集群也遭受了重大损失,不得不向西撤退。
在苏德战场中段和南段的连接处、顿河上游的沃罗涅日地区至顿河大弯曲部,德军在1942年7月实施的蓝色1号和2号行动中,夺取了顿河以西地区,并攻占了顿河东岸的沃罗涅日。苏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左翼和沃罗涅日方面军与德军第2集团军和匈牙利第2集团军形成对峙,苏军在随后的几个月发动了几次反攻,但没能改变战场态势。
1942年11月,苏军自斯大林格勒地区开始反攻,顿河中游的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渡过顿河,向当面德军发动进攻,德军则不断向西败退。按照苏军统帅部的统一部署,沃罗涅日地区苏军也奉命实施反攻,以扩大1942年冬季反攻的战果。
德军的第2集团军和匈牙利第2集团军是德军B集团军群仅剩的部队,这两支部队部署在顿河上游,一方面承担斯大林格勒进攻部队的掩护任务,另一方面则负责保护德军中央集团军军群和南方集群的衔接部,特别是库尔斯克和哈尔科夫方向的安全。
苏军统帅部急于在沃罗涅日进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改善苏军的运输补给线。在斯大林格勒,还没有被消灭的德军第6集团军,仍然切断着苏军的铁路线。导致参加反攻的苏军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缺少补给,进攻已经难以为继。而苏军另一条从莫斯科经沃罗涅日再南下的铁路线,则在利斯基至坎捷米罗夫卡之间被德军第2集团军和匈牙利第2集团军切断。所以,苏军的反攻第一个要达成的目的就是打通铁路运输线。
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在瓦杜丁调任西南方面军后,再次任命戈利科夫担任方面军司令员。方面军下辖第38、第60和第40集团军,第3坦克集团军,独立第18步兵军和空军第2集团军,总兵力34.7万人。拥有坦克909辆,飞机208架。在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北面,是布良斯克方面军左翼,指挥方面军的是列伊捷尔,方面军在这个方向部署的是第13集团军;在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南面,是瓦杜丁的西南方面军右翼第6集团军。
苏军发起反攻的部队总计50.2万人。
德军B集团军群部署在这里的兵力有30个师、40万人。其中,北面的是德军第2集团军;中段是匈牙利第2集团军和划归匈军指挥的德军第24装甲军;南面是意大第8集团军残部。
苏军要进攻的利斯基至卡捷米罗夫卡的铁路线地段,位于匈牙利和意大利军队负责防御的中段和南段。包括匈军7个师,兵力10万人;意大利阿尔卑斯军的3个师,兵力3~4万人,以及德军第24装甲军和意大利第2军。相比于以前的建制完整,德军和仆从国的战斗序列越来越混乱,很多部队都在此前的战斗中消耗巨大,或者建制残缺,没有来得及补充兵员。
更可怕的是,此时的轴心国军队已成惊弓之鸟,特别是匈牙利和意大利军队,作战意志完全丧失。匈牙利执政霍尔蒂已经暗示自己的部队,他将尽快让匈牙利第2集团军返回国内。墨索里尼则直接向希特勒建议在东线停战,联合苏联对付英美。
戈利科夫曾经在1941年苏军冬季反攻阶段有出色的表现,他也因此从第10集团军司令员晋升为方面军司令员。但在1942年德军的夏季攻势期间,他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损失了统帅部划拨给他们的大量坦克部队,还让德军轻易地渡过顿河,攻占沃罗涅日。为此,斯大林一度撤销了戈利科夫的职务,改任方面军副司令员。
苏军为了准备此次进攻,提前进行了充分的侦察和准备。他们发现相比于北面德军第2集团军,中段的匈牙利第2集团军所属部队兵力薄弱。守军阵地共有两道防线,第一道纵深6公里,第二道纵深16~20公里,防线内没有坚固工事。南段意大利第8集团军因为是刚从顿河中游败退下来,还没有来得及构筑工事。而且在冰天雪地中构筑工事,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为此,戈利科夫决定将主要突击方向定在南段,雷巴尔科指挥的第3坦克集团军将从坎捷米罗夫卡至塔雷地区发起攻击,然后向北急进,与北面和中段苏军达成对轴心国军队的合围。该集团军包括第12、第15坦克军、第7骑兵军、4个步兵师和几个独立坦克旅,共有坦克371辆。
苏军在准备期间,为了达成战役的突然性,所有调动都在夜间进行,可能暴露意图的战斗侦察全被禁止。所以,直到苏军发起进攻,轴心国军队还被蒙在鼓里。
此外,为了确保战役能够顺利实施,统帅部委派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多次前往戈利科夫的指挥部,一方面协调几个方面军的配合,另一方面是为了检查苏军进攻的准备情况。
1943年1月12日,苏军首先在战线北面发起试探性进攻,以吸引敌军注意力。第40集团军的几个先遣营从顿河西岸、苏军的登陆场出发,进攻匈牙利第7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