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场】库尔斯克会战:苏军赢得的不仅仅是一场胜利
对于德国来说,斯大林格勒战役让德国失去了赢得战争的机会,库尔斯克会战则让德国失去了体面退出战争的机会。对于苏联来说,库尔斯克会战不仅是一场战役的胜利,也是苏军战力提升的验证、国力提升的验证,战斗意志以及取胜信心提升的验证。
用更微观的角度看,我们要记住罗特米斯特罗夫这个名字。这位其貌不扬的小个子,是苏军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司令员,一位苏军将领中难得的坦克战大师。
库尔斯克突出部是苏军在1943年初实施冬季攻势后形成的战场态势。1943年2月,苏军在西南方向的反攻非常顺利。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已经抵近第聂伯河,并趁势收复哈尔科夫。
然而苏军没有判断出德军的后退,是根据战场态势而采取的诱敌深入。2月19日曼施坦因指挥重新组建的南方集团军实施反击,德军首先击退瓦杜丁指挥的西南方面军,再转而北上重创戈利科夫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致该方面遭受严重损失。
3月16日,德军再次攻占哈尔科夫。3月18日攻占别尔哥罗德。此后因春季到来,冰雪融化、道路泥泞,德军的进攻受阻。自3月25日起,双方在别尔哥罗德沿顿涅茨河岸一线形成对峙。沃罗涅日方面军就地组织防御,构成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南部正面。
同时,苏军中央方面军(原顿河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面军于2月下旬在库尔斯克以北发起反攻,企图歼灭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
战役发起后,苏军各方面军因准备不足,彼此间缺乏协调,再加上德军及时从勒热夫突出部抽调部队增援,苏军的战役企图没有达成。3月21日,双方在奥廖尔突出部以南地区形成对峙,构成了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北部正面。
至此,苏军在库尔斯克地区形成了正面宽250公里,两翼纵深70公里的突出部,在突出部根部北端和南端是德军驻守的奥廖尔突出部和别尔哥罗德防线。
此后,苏德战场上出现了“平静的春季”,苏军要实现战争的根本转折,尚需做出巨大努力。对于双方而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对宁静的1943年春季,哪一方能更迅速地弥补损失,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更好地做好下一步作战的准备。
1943年3月,随着德军在哈尔科夫地区取得的胜利,希特勒似乎已经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惨败中挣脱出来。在哈尔科夫作战末期,曼施坦因就试图说服德军中央集群总司令克鲁格派兵南下,与南方集群夹击撤退中的苏军,在库尔斯克地区歼灭苏军重兵集团。但由于中央集团军在勒热夫和奥廖尔方向正在承受苏军的进攻压力,中央集群已无法抽出兵力。
希特勒则非常赞同曼施坦因的计划,在成功实施了哈尔科夫作战后,希特勒对曼施坦因极为欣赏。3月13日他要求新任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研究库尔斯克地区的军事形势,拟定可能的作战方案。1943年4月15日,代号“堡垒”的作战方案出台,并以第6号作战命令颁布。
德军的进攻企图是:中央集团军群从北面的奥廖尔、南方集团军群从南面的别尔哥罗德向库尔斯克突出部根基部实施突击,首先包围并歼灭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尔后向苏军西南方面军的后方突击,从而再次掌握战场主动权。
对于德军统帅部来说,最大的问题还是兵员和兵器的补充,依靠东线战场上现有的兵力,德军已经无法实施堡垒计划。为了补充军队和组建新的部队,德国从1943年初实行总体动员,征召军工企业和交通运输部门的工人入伍。不仅如此,在入伍的新兵中,还包括为数不少的非适龄人员。
这些新兵在后备军和正在整编或组建的师里经4至6个月的训练即被送往作战部队,甚至仅进行6至8周训练即被派往前线。根据总动员令应征入伍的士兵,无论身体条件或战斗素质都大不如以前。但是,动员毕竟使苏德战场上受到严重削弱的德军部队得到了补充。
实行总体动员的结果是征召了200余万人。这使德军在1943年上半年得以新组建一批师,并让1942年底至1943年初遭受损失的一些部队得到了补充。
1942年2月起,施佩尔被任命为德国军备与军需部部长,德国经济进入施佩尔时代。1943年,德国军工企业产量比往年得到增长。1火炮、坦克和迫击炮产量比1942年增加1倍多,作战飞机产量增加70%。但是,由于德军作战损失巨大,超过其军工生产和人员的补充能力,德军统帅部仍被迫缩减了许多步兵师的编制规模。截至1943年7月,由于实行总动员和加紧生产技术装备,德军在苏德战场共集中530余万人、5.4万多门火炮和迫击炮、5800 多辆坦克和强击炮、近3000架飞机,以及277艘舰艇,使其苏德战场部队总人数达到620万人(含90多万仆从国军队)。
苏联方面,苏军统帅部也已经判断出双方将在库尔斯克地区会爆发一场大规模战役。1943年3月底,随着库尔斯克突出部态势趋于稳定,苏军着手准备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