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场】东波美拉尼亚战役:1945年柏林北部战事
1945年1月12日,苏军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发起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战役发起时,苏军的进攻出发地大体在华沙以南地区,这里距离德国首都柏林还有将近700公里的距离。此后,苏军仅用5天时间击破德军防线,从1月18日起坦克部队开始向西急进。至1月底,苏军抵达德波边境-奥得河,并在对岸建立了坚固的登陆场,这里距离的德国首都柏林只有不到70公里了。
苏军的进展大大超出德国人的预料。匆忙之下,希特勒于1945年1月26日下令组建维斯瓦集团军群,部署在柏林北部的东波美拉尼亚地区,并任命德国内务部长兼后备军司令希姆莱担任该集团军群司令。
集团军群成立之初,编成内仅有从前线溃退下来的第9集团军5万余人。不久之后,希姆莱以后备军司令身份优先将刚刚完成组建或正在训练的部队充实到集团军群中,并恢复了久违的第11集团军番号。同时,希特勒下令从西线以及本土各城市城防部队抽调出部队,划归给维斯瓦集团军群,付出的代价是盟军的空袭给后方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地面推进的速度加快。
2月初,第9集团军除原有部队外,新增的部队包括:由柏林-勃兰登堡第3军区所有军校教员和学生组成的第101步兵军;由党卫军、警察、海军基地人员组建的“奥得军”,以及从西线抽调的第21装甲师。
2月初,经过东普鲁士战役第一阶段的打击,德军第2集团军败退至维斯瓦河下游地区。该集团军也被划归到维斯瓦集团军群中,集团军群的防御范围也因此扩大到波兰的但泽走廊。至此,维斯瓦集团军群在短期迅速膨胀,下辖3个集团军,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重兵集团,威胁着在奥得河一线的苏军。
维斯瓦集团军群的部署如下:右翼第9集团军部署在奥得河左岸,负责正面防御苏军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向柏林方向的进攻;第2集团军部署在左翼,负责阻止苏军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西进,并确保但泽走廊,保障但泽和泽姆兰德半岛之间的弗里施沙咀的通道;第11集团军部署在中段,根据德军统帅部的要求,这里将集结装甲部队准备向苏军发起反击。
不久之后,同样在东普鲁士战役败退至泽姆兰德半岛的第3装甲集团军指挥部迁往东波美拉尼亚,但部队留在了泽姆兰德半岛,这个我们在本文后面再介绍。
1945年1月底,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夺取奥得河桥头堡之后,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就注意到德军在自己的右翼、东波美拉尼亚地区集结兵力。为了谨慎起见,朱可夫下令部队转入防御,并抽调部队向北部警戒。
2月初,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尾随德军第2集团军进至维斯瓦河下游(但泽以南)。鉴于东普鲁士地区的德军已经被团团围住,而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右翼遭受严重威胁,苏军统帅部决定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不再参与东普鲁士地区的战事,转而专门对付德军维斯瓦集团军群。
1945年2月8日,苏军统帅部正式下令,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强渡维斯瓦河,然后一路向北攻取但泽走廊,一路继续西进攻占奥得河下游的斯德丁,消除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右翼的威胁。
此时,方面军除将一些包围德军第4集团军的部队交给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指挥外,罗科索夫斯基的方面军还有45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3个坦克军、1个机械化军、1个坦克旅、1个筑垒地域,总兵力56万人。坦克所剩无几,只有263辆可以使用。
无论是北上还是西进,罗科索夫斯基当面的第一个对手还是魏斯指挥的德国第2集团军。在东普鲁士战役第一阶段,魏斯付出牺牲装甲部队的代价,得以保住了集团军主力。退到但泽和东波美拉尼亚以后,魏斯又得到了一些补充,其集团军编成内包括6个军级作战单位,共11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2个强击火炮旅、1个重型坦克营、1个反坦克歼击营,以及一些众多小的作战单位。集团军兵力没有准确数字,估计不少于15万人。坦克和强击火炮的数量不少,共282辆,甚至多于苏军。
当然,苏军的炮兵和空军优势明显,尤其是炮兵部队能够拟补坦克数量的不足,在进攻德军坚固工事和防御阶段作用突出。苏空军有压倒性优势,只是空军的活动受天气的影响,在1945年初的几个月,德国北方和东普鲁士地区气候恶劣,空军对地面的支援时断时续。
1945年2月10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左翼开始向斯德丁方向攻击。这一地区到处是森林湖泊、恰逢春汛泥泞季节,苏军的进攻打得十分艰苦。有着丰富的防御作战经验的魏斯又构筑了纵深配置的防御阵型对付苏军,导致苏军的进展缓慢。战至2月19日,苏军向西推进60公里,面对德军顽强地防御,只能暂停进攻。
朱可夫担心的德军反击没有立即出现,这是因为德军向东波美拉尼亚地区集结兵力和物资需要时间。至2月中旬,希特勒已经等不及了,古德里安也不断催促希姆莱尽快南下,以免贻误战机。此时,维斯瓦集团军群已经拥有坦克和强击火炮1059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