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希特勒5:从囚徒到登顶的八年
1924年12月20日,希特勒走出了兰茨贝格监狱。接他出狱的是日后两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一位是出版商阿道夫·米勒,另一位是啤酒馆暴动那天下午和他喝咖啡的朋友,也是他以后的专用摄影师霍夫曼。门口停着一辆旅行车,希特勒高兴地跳了上去,心情愉快地对二人说:“多好啊,又坐上车了!”
希特勒当时兜里没有一分钱,这倒不是他生活窘迫,而是在和典狱长和狱警道别时,他将身上所有的钱(282马克)都送给了他们,以感谢这些人为他做的一切。他后来回忆说:“所有人都哭了,除了我。”
时隔13个月,外面已经今非昔比。纳粹因为啤酒馆暴动被禁止活动,成员纷纷自立门户,然后和其他派别组成了一个松散的集团,与1924年国会竞选时相比,这个集团的支持者从190万人下降到90万人。不仅如此,施特拉塞兄弟在德国北部(以柏林为中心)逐渐做大,已经威胁到了希特勒在纳粹内部的权威。罗姆把冲锋队改名为“前锋队”,牢牢地控制着纳粹的准军事组织。
除了内部的威胁外,纳粹仍然被禁止活动,巴伐利亚和魏玛当局仍然对他们十分忌惮,担心他们还会搞出什么乱子来。其实当局的担心有些多余,因为希特勒很快意识到民众的情绪有了很大变化。在他刚刚被关押进监狱后不久,德国央行新任行长亚尔马·沙赫特就和英国方面达成谅解,重新拯救了德国的货币。从那以后,德国工业生产开始恢复,经济又回到了正轨,这让更多的人找回了曾经安逸的生活。所以纳粹用失业、饥饿和《凡尔赛条约》激起民众愤怒的方式已经不怎么奏效了。
希特勒要解决三个问题:恢复自己在党内的权威、解除当局给纳粹套上的枷锁,以及寻找到连接民众内心的新渠道。
1925年1月4日,希特勒拜会了巴伐利亚新任州长海因里希·赫尔德。二人谈了半个小时,阿道夫摆出和解的姿态,让对方很受用。他保证自己会忠于新政府,保证在未来使用合法的手段。当晚赫尔德便对身边的人说:“这头野兽已经制服了,我们可以松松链子了。”2月16日,巴伐利亚解除紧急状态,取消了对纳粹的限制。
2月26日,希特勒在《人民观察家报》发表一篇《新的开端》的文章,标志着自己重新返回政界。第二天他在啤酒馆暴动的发起地——贝格勃劳酒店召开集会。可以容纳3000人的主厅已经挤进来4000人,外面还有1000多人无法进场。晚上8点希特勒出现在现场,再次掀起了追随者的狂热。数千人挥动手中的啤酒瓶,争相去拥抱他。这一切似乎又回到了1923年11月8日的那个晚上。
希特勒的演讲主题是团结,他号召陷入分裂的纳粹摒弃前嫌,重新回到万字旗下。同时他承诺,只要重新赋予其在党内独裁的权力,他会用一年的时间给所有人满意的答案,否则就交回权力。
他的狂热感染了听众,很多人在哭泣,曾经势不两立的仇敌拥抱在了一起。众人重新接受了一条原则:一人统治,不准怀疑!
由于这次集会太成功,赫尔德又不免担心起来。随后巴伐利亚警察局宣布禁止希特勒在接下来的3月份计划举行的5次群众集会。希特勒有些恼怒,他亲口提出了抗议,并要挟:“想跟我们干架的不妨来试试。谁进攻我们,谁就会被捅得稀巴烂。用不成和平方式就用武力,但一定要成功。”
希特勒的表态惹怒了赫尔德,他随即下令无限期禁止希特勒在巴伐利亚州公开演讲。这份禁令在不久之后扩展到德国几乎所有的州。就这样希特勒失去了手上最有力的武器,他不得不再次沉寂下来。
希特勒这时也意识到了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他没有做出激烈的反抗,转而对外界宣布自己将重心转向著书立说和加强党内建设上去。他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考虑到了国内的整体氛围,他觉得应该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能重新掀起民众情绪的时机。没承想这一等就是5年。
在重新梳理党内权威的问题上,希特勒的进展也是一波三折。2月27日在贝格勃劳酒店召开的那次集会,大多数纳粹重要人物都出席了,没有来的包括:罗姆、施特拉塞和罗森堡。还要值得一提的是,陆军元帅兴登堡在此期间以78岁高龄当选魏玛共和国第二任总统,他将成为希特勒日后的看守人。
罗森堡并不是强硬分子,希特勒有意把这位昔日的心腹晾在一边,不主动联系他。这让罗森堡很懊恼,他抱怨希特勒从来就不喜欢他,他还通过别人警告希特勒,必须停止相互攻击,否则大家都会灭亡。
他派人和希特勒联络,后者虽然采纳了罗森堡的意见,但还是当着来客的面讥讽了罗森堡一番。最后他要求罗森堡“赶快回头,停止玩弄花招”。强烈的自尊心让罗森堡博士又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才回到希特勒的麾下,阿道夫没有亏待他,《人民观察家报》又交到了罗森堡的手中,
罗姆的脖子也够硬,1925年4月,他虽然主动联系了希特勒,却坚持让对方承诺自己是冲锋队的唯一领导,同时他承诺会对希特勒绝对效忠。这种军阀式的表态自然不会被希特勒允许,此时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