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布隆伯格2:英国一旦战败将意味着什么?
希特勒与国防军将领有一个共同的诉求,那就是洗刷一战的耻辱。凭借这一点,希特勒就得到国防军的支持,助其登上权力顶峰。在那之后,希特勒和将军们度过了一段蜜月期。军队在重建并逐步摆脱了《凡尔赛条约》的枷锁。
在对外扩张的问题上双方本来没有分歧,将军们想打仗,希特勒要消灭自己心中的两个敌人——犹太奴隶(美英)和布尔什维克(苏联)。矛盾出在时间点上,将军们都经历过一战,他们敬畏战争,敬畏对手,所以不敢“在年少时和成年人决斗”。希特勒则不然,他虽然经历过一战,但自认为比那些职业军人更了解政治,能更准确地判断局势。所以他在评估是否动武时,不仅考虑自身的军事实力,还会研判对手的反应。毕竟不只德国人害怕战争,其他国家也同样害怕。
将军们认为元首在冒险,希特勒指责他们胆怯。这种分歧最终演变成权力之争,希特勒想找一个“完全服从”自己的陆军总司令,名不见经传的布劳希奇就这样出人意料地获得晋升。
布劳希奇很快就发现自己并非幸运儿,在他担任陆军总司令的3年多时间里,一直承受着来自军队内部和元首施加的压力。陆军总长哈尔德曾在日记中写道:“他用刚毅的表情掩盖着自己内心深处彻底的绝望。”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紧接着希特勒就为军队设计好了下一个目标——捷克斯洛伐克,这比原来的计划至少提前了5年。
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是希特勒和国防军将领之间“共同诉求和行动分歧掺杂在一起”的典型事件。苏台德问题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其一是这里原本属于奥匈帝国的领土,一战结束后,战败的奥匈帝国分裂,苏台德地区被英国人划给了捷克斯洛伐克。这是英国人在殖民时期惯用的手段,苏台德地区居住着300万日耳曼人,占了该地区人口的大多数。可捷克斯洛伐克的主体民族是斯拉夫人,所以在这个国家内部,日耳曼人又是少数族裔。
根节之二是欧洲历史上普遍存在的一种歧视政策——打压少数族裔。以司法方面为例,日耳曼人在审判中通常比捷克人面临更重的刑罚,而且更容易遭受不公正的审判。捷克人在其他领域也享有优先权,例如从事公职和获得行政拨款。这种不公正不仅成为滋生纳粹主义的温床,也激发了德国人的“民族责任感”。在吞并奥地利后,德国民众普遍接受苏台德回归德国。
布劳希奇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同意拿回苏台德,却严重怀疑德国是否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捷克斯洛伐克自身具备一定的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和法国、苏联都签署了互助协议,英国也因为法国而间接地和捷克斯洛伐克保持着同盟关系。
陆军总长贝克和副总长哈尔德都强烈反对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方案”,他们认为这必然引发一场大规模的欧洲战争,德国将再次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窘境。布劳希奇是支持两位参谋长的意见的,不过在他耳边还有另外一个声音,那就是他的第二任妻子,一位狂热的纳粹支持者。所以布劳希奇白天信誓旦旦地向贝克和哈尔德承诺将说服希特勒,可晚上回到家中后,妻子就会提醒他“元首对我们有特殊的恩泽”。于是他第二天就改变了主意,这让贝克和哈尔德大失所望。
于是贝克开始了推翻希特勒的密谋,而且为此坚持不懈。不过贝克“有大略无雄才”,他不善于将想法付诸行动,更何况他虽然是陆军总长,手上却并不掌握可供调遣的部队。
1938年5月30日,他请求会见布劳希奇。后者猜到了贝克找他的目的,他让副官回话说,自己正要出差,等他回来再说。布劳希奇后来回忆说:“难道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应该行动起来反对希特勒吗?德国人选择了他,工人阶级和其他人民一样,都十分满意希特勒上台以来实施的各种政策。”
1938年7月29日,在贝克的强烈要求下,布劳希奇和陆军一批重要将领同意召开一次秘密会议。经过2个月的努力,贝克争取了众多将领的支持,其中包括第2集群司令部司令威廉·亚当。在这次会议上,与会者将讨论如何面对德国日益严重的军事威胁。
会议于8月4日召开,贝克亲自为布劳希奇草拟了一份演讲稿,其中详细介绍了德国的孤立形势,认为在1941年之前根本无法做好战争准备,因此元首务必要基于上述基础制定对外政策。布劳希奇没有使用贝克为他准备的演讲稿,而是拿出了贝克在不久前所写的一份备忘录,上面的观点和演讲稿大体一致。不同的是前者代表陆军总司令的观点,后者代表的是陆军总长的态度。
第2集群司令部司令威廉·亚当起身表示支持贝克,他的部队负责防守西线,按照“绿色方案”,在行动开始时他手上只有5个现役师,以及4个由预备役和超龄者(35~45岁之间)组成的国土防卫军。一旦战争打响,他的部队很快就会法军打垮,因为他估计法国的兵力大约是100个师。
贝克希望布劳希奇把将军们的意见告知希特勒,要求后者能撤销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命令。克鲁格甚至还号召将军们大规模辞职,迫使希特勒重新考虑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