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斯大林14:他对战后的期待是什么样的?
希特勒在二战后期曾经有过这样的预判,随着苏军打出国境线进入波兰和巴尔干,苏联和盟国之间的矛盾必然激化,进而瓦解彼此的同盟关系,最终走向对抗。届时德国将是双方的拉拢对象,第三帝国可以利用这个时机走出困局。
小胡子的话有几分道理,甚至当苏军还没有进入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时,斯大林和丘吉尔就已经较上了劲。只不过希特勒没有意识到,自己和他的第三帝国走得太远,没有人愿意趟他的浑水。无论是苏联还是盟国,都决定和去纳粹化的德国相处。
苏联与西方在二战后关系迅速恶化,根本原因在于彼此间不信任,矛盾的焦点就是希特勒所说的东欧和东南欧。被苏联解放的国家在1945年~1947年纷纷举行选举。受苏联扶持的政党纷纷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保加利亚“祖国阵线”在1945年11月得到了88%的选票;捷共在1946年5月赢得了38%的选票;匈共在1945年11月赢得了17%的选票,在1947年8月的选举中增加到22%,但左翼集团在议会中获得了66%的席位;在1947年1月的波兰选举中,波共领导的民主集团得到了80%的选票;1946年11月在罗马尼亚,左翼集团得到了80%的选票;1945年11月,在南斯拉夫,90%的选民投票支持“人民阵线”。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苏联操纵选举大为不满,特别是南斯拉夫在选举前出现的混乱局面,导致反对派退出选举。一些英国议员和媒体惊呼,红色帝国正在向西方渗透,更有人开始聒噪,苏联的坦克打算征服整个欧洲大陆。
那么作为红色帝国的当家人,斯大林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的时候,斯大林在战略上和政治上有两个目标。其一是维持与英国和美国的“伟大的同盟”,维持大国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对于遏制由于德国的东山再起所带来的长期威胁是必要的。其二是在东欧打造一个势力范围,严防西方侵入他认为对苏联的安全绝对生死攸关的政治空间和地理空间。
在操作层面上,他举起沙俄时期盛行的“泛斯拉夫主义”大旗,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这些斯拉夫人占人口多数的国家推动改弦易辙,并将他引以为傲的“苏联经济模式”搬到了这些国家。
斯大林对未来是乐观的,斯拉夫人原本就是一个整体,各种历史原因造成了现如今的四分五裂,其中最重要的是东欧的发展落后于西欧,对安逸富足生活的渴望让斯拉夫人习惯于向西看。斯大林认为这种局面是可以改变的,苏联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农业向工业的转型,这足以证明苏联找到了打开财富大门的钥匙。尽管现在很多人抵触,但是当这些人看清了“西方的腐朽”和苏联的欣欣向荣之后,思想上的转变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同时,他对西方指责苏联干预东欧政局很不以为然。当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各国举行选举时,苏联并没有表达关切,为什么东欧国家选举时要考虑英国人的感受?在斯大林眼中,西欧是英国的势力范围,东欧则是苏联的,自家的事情容不得别人指手画脚。
德国投降前,苏联和盟国之间的争斗是有底线的,毕竟他们结盟的基础是共同对付希特勒和他的第三帝国。1945年2月,苏军和盟军从东、西两个方向抵近德国国境线。其实盟军在1944年9月就已经打到了德国西部边境,但是他们在齐格菲防线面前足足停滞了5个月之久。
1945年1月时,苏军距离德国边境还有500~600公里之遥,盟军距离德国首都的路程也差不多。丘吉尔和斯大林都希望打下柏林,在他们看来它象征着谁将是战后欧洲大陆的霸主。罗斯福则不这么看,美国虽然实力今非昔比,但他们还没有染指东欧事务的资本,甚至在西欧都需要跟英法配合。所以罗斯福一直对英苏之间为东欧的争吵冷眼旁观。
英国人恨不得飞过莱茵河,他们在东欧有实实在在的利益。除了波兰流亡政府,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这些在战争初期丢下祖国、跑到伦敦的旧日当权者们也都期盼着盟军打到自己的老家去,为自己恢复战前的秩序。
1944年的秋天,当盟军的攻势在齐格菲防线全线陷入停顿时,斯大林也让红军主力转入休整。在莫斯科——华沙——柏林这条中心线上,苏联集结了两支最强大的战略集团——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两个方面军加起来共计220万人、7000辆坦克和5000架飞机。在计划于1945年1月20日发起的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中,苏军最初的构想是包括夺取德国首都柏林的。同时指令也强调,作为战役第二阶段的目标(夺取柏林)要视第一阶段的行动进展决定是否实施。
指挥这两个重兵集团的分别是朱可夫和科涅夫。此外在苏军统帅部发布的作战指令中,斯大林明确指出,夺取柏林的任务交给朱可夫的部队,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以及在朱可夫右翼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也不是“次要地段”,而是主要攻势的一部分。其中科涅夫要拿下德国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