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尼米兹11:陆军斗不过海军?
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先后有6艘航空母舰在太平洋战区服役,其中4艘航母已经在作战中沉没。
“列克星顿”号航母在1942年5月的珊瑚海海战中被2枚鱼雷击中,经过抢修一度恢复作战能力,但最终因电机火花引发爆炸而失去控制,最终被己方驱逐舰击沉。
“约克城”号航母在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中先被3枚炸弹击中,导致锅炉气压下降,失去航行能力。在第二轮遇袭时,舰上动力、照明和通讯系统均遭破坏,左舷倾斜,舰长不得不下令弃舰。
1942年9月瓜岛战役期间,“黄蜂”号航母在执行战术巡逻时,被日军潜艇偷袭,导致供油系统起火且火势无法控制,被己方鱼雷击沉。
1942年10月,同样在瓜岛战役期间的“圣克鲁斯岛海战”中,“大黄蜂”号航母被一枚鱼雷击中,导致舰体严重倾斜,后被己方鱼雷击沉。
与时运不济的“萨拉托加”号航母相比,“企业”号航母在战争前半段参加了几乎所有重大战役,功勋卓著。它曾三次被日军单方面宣布被击沉,但每次这艘“灰色幽灵”都能再次出现在战场上。
1943年5月27日,尼米兹在珍珠港代表罗斯福总统授予“企业”号航母“总统单位奖章”。7月20日,“企业”号航母返回美国本土进行大规模整修和改装。
对于太平洋舰队来说,一个时代过去了。
1943年6月初,也就是“企业”号航母即将返回美国本土时,第一艘埃塞克斯级航母“埃塞克斯”号驶进珍珠港,正式纳入太平洋舰队战斗序列。以此为标志太平洋舰队完成了新老装备交替,接下来尼米兹将率领全新的太平洋舰队主动向日军发起战略反攻。
对于美军来说,欧洲战场的主角是陆军,这里没有强大的敌国舰队,除了三次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海军的作用不在作战,而是担任运输和支援任务。在太平洋战区,美国海军的高级将领一直试图掌握战争的主导权,陆军自然不愿拱手相让,所以军种之间的竞争也愈发突出。
美国海军“老大”、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一直对太平洋战局进展缓慢感到不满,他不断催促尼米兹应该加快进攻脚步。1943年2月,他与尼米兹在旧金山会晤,提出太平洋舰队在1943年至少要做到一点:破坏日军交通线的同时,保证盟军交通线畅通无阻。
在具体作战方向上金提出:既然哈尔西的部队已经得到了适当的加强,应考虑以瓜岛机场为支撑,向所罗门群岛西北端推进,夺取布干维尔岛,完全控制贯穿所罗门群岛的布喀航道。
尼米兹不同意这个方案,布干维尔岛附近有两个日军陆基航空兵基地,美军在无法取得制空权的情况下,进入该海域的美国海军舰只将遭受严重的空中威胁。
金又提出,日军从瓜岛撤出是为了重新集结兵力,他们是否会在中太平洋地区的发起攻势?如果日军从吉尔伯特群岛前出,依旧会威胁美军的交通线。所以他建议攻占吉尔伯特群岛,消除这一威胁。
尼米兹再次提出反对,他认为日军在马绍尔群岛有强大的空中威慑力,吉尔伯特群岛完全处于日军飞机的航程内,依靠太平洋战区现有兵力即便占领了吉尔伯特群岛,也无法坚守。至于金担心的日军继续从中太平洋东进的担忧,他采取的应对是在埃利斯群岛修建机场,阻止日军可能发起的进攻。
两个进攻方案都被尼米兹回绝,让欧内斯特·金颇为不快。他告诉尼米兹,几个月后新装备将交付太平洋战区,这些装备就是准备在中太平洋发动进攻的。尼米兹当然不畏战,他表示步兵和舰船已经能够满足进攻的需要,还应给战区增派重型轰炸机,金立即答应调给他。
1943年3月,参谋长联席会议通知尼米兹、麦克阿瑟、哈尔西、斯普鲁恩斯赴华盛顿参加太平洋作战会议。几个旧问题重新提上日程,诸如统一太平洋司令部、调整战区划分等依旧议而不决。会议成果有两个,考虑到太平洋战区资源不足,会议决定将进攻日军重要基地拉包尔的时间推迟到1944年初,其间麦克阿瑟和哈尔西的进攻目标仅限于新不列颠岛和布干维尔岛。金进一步明确:夺取拉包尔未必直接攻取,而是增加空中封锁、用少量部队围困迫使拉包尔日军基地陷于瘫痪。
另一项成果是斯普鲁恩斯提出进攻北太平洋阿图岛和吉斯卡岛的方案。他还希望抽调西南太平洋战区舰船支援此次行动。金表示同意,既然西南太平洋在1943年的进攻基调已经确定,在该地区继续部署太平洋舰队主力已经没有意义。同时他提醒与会者,日本海军从瓜岛收缩兵力,有从中太平洋出击的可能性。斯普鲁恩斯借机提出如果能从西南太平洋战区抽出作战舰船,加上攻占阿图岛和吉斯卡岛后返航的新舰船,就可以组建一支能够进攻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的舰队,以便彻底摆脱日军对夏威夷的威胁。
参谋长联席会议最终同意授权太平洋舰队进攻阿图岛和吉斯卡岛,但拒绝了进攻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的提议,理由是需要听取英国方面的意见。
阿图岛是美国距离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