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史迪威3:他和陈纳德为何积怨日深?
1942年6月3日,史迪威从印度返回重庆面见蒋介石。在蒋的面前,史迪威毫不客气地批评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的“愚蠢表现”,这让蒋介石十分不满。就在史迪威痛斥远征军无能时,他口中的那些将士还在缅北艰难跋涉,能有多少人能够走出来还未可知。作为这支部队的主官,史迪威难辞其咎。
二人的会面不欢而散,史迪威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那就像是往一个老妇人的肚子上踢了一脚。”
史迪威返回重庆不是来吵架的,他提出应该尽快恢复滇缅公路,以便把更多物资送进中国内地。当然史迪威的初衷不仅仅是为了帮助中国抗战,他要复仇,只有打回缅甸才能洗刷身上的耻辱。更重要的是,美国需要中国,日寇在太平洋上依旧咄咄逼人,美军则处处被动。整个战场能够有效牵制日本人的只有中国,用美国的物资装备一支训练有素的中国军队,就可以从陆地逼近日本本土,进而破坏日本的整个战略态势。
史迪威向蒋提出了自己的整体构想(即“安纳吉姆计划”的雏形):在印度训练一支中国军队;在滇西集结一支接受美制装备的部队。这两支部队完成准备后,向缅甸发动钳形攻势,夺取缅北地区。与此同时,英国的部队在缅甸南部发动反攻,在夺取仰光后北上,与中国军队会师,从而打通整个交通线。
史迪威还提出,为了防止英国方面不配合,还应组建一支工程部队,跟在从印度反攻部队的后面修建一条新公路。这条公路起始于印度的利多,横穿缅甸恶劣地形,最后在巴莫同滇缅公路相连。这样一来即便英军没能收复仰光,仍旧可以恢复滇缅公路。
蒋介石虽然对这个计划颇有顾虑,但依旧决定支持史迪威。他电令已经抵达印度的新编第38师和新编第22师暂不回国,同时下令从国内抽调5万人赴印度集训(至当年年底,实际接受训练的人数为3.2万人)。当年8月,中国驻印军指挥部成立,蒋任命史迪威为总指挥,并依旧把罗卓英派往印度,担任史迪威的副手。与此同时,在印度的两个师共9000余人作为第一批受训部队进入兰姆伽训练基地,接受美式训练和换装美制装备。
准备反攻的过程绝非一帆风顺,史迪威很快就感受到了来自中国、英国,甚至是美国内部的压力。
正如蒋介石担心的那样,英国人对反攻计划毫无兴趣。英印军总司令韦维尔对来访的史迪威坦言,英国在对德战争中消耗了巨大资源,没有能力满足“安纳吉姆计划”所需的人员的物资需求。即便解决了这些问题,在热带丛林地区实施作战的后勤保障也是无法解决的难题。
英国首相丘吉尔则直接把收复缅甸的行动形容为“一根刺接一根刺地咀嚼一头豪猪”。
英国人当然不会向史迪威吐露背后的另一个原因,他们不愿意在战后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那样不利于英国恢复战前的传统秩序。美国的想法恰恰与英国相反,罗斯福希望中国能在美国的领导下提升国力,以便把英国从亚洲排挤出去。他期望的战后格局是英美在欧洲结盟,中美在亚洲结盟。
蒋对反攻缅甸也不太热衷,他甚至担心史迪威训练出来的部队将来会成为自己的对手。于是蒋对史迪威说,除非英国首先收复仰光,并且控制孟加拉湾,否则他不会把中国军队派到缅甸作战。
失望的史迪威不得不穿梭于重庆和德里之间,试图让韦维尔和蒋介石改变态度。为此他还使出了“拉袖子战术”。
面见蒋介石时他告诉对方,最好做好渡过萨尔温江(即“怒江”)的准备,因为英国正在准备进入缅甸南部。如果英国人率先取得进展,那中国会很被动。
在面见韦维尔时,他提醒这位英军统帅:“蒋就要渡过萨尔温江了,你们英国人最好也赶快行动,如果他们行动起来,你们丢的可是白人的脸。”
史迪威的花招没有起到作用。不仅如此他和蒋介石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差。史迪威每次面见蒋介石都彬彬有礼,但他会在日记里发泄自己的不满,称蒋是“一个傻子,一个笨蛋,一个固执无知、充满偏见和自负的暴君”。史迪威一直不知道,日记里的内容通过他的佣人原原本本地传到了蒋的耳中,这就更加剧了二人关系的恶化。
史迪威想用租借物资来威胁蒋介石,于是给华盛顿递交了一份报告。这个建议得到了马歇尔的支持,却遭到罗斯福的强烈反对,他警告马歇尔和史迪威:“一个人不能那样严厉地对另一个人说话。我们不能像对待苏丹和摩洛哥一样强迫中国尽义务。”
史迪威另一件头疼的事与租借物资有关。向中国提供物资是美国乃至整个二战期间最艰难的后勤工作。这些物资从美国装船,行驶1.9万公里到达英属印度的卡拉奇和孟买。然后通过贯穿印度2400公里长的铁路线运到阿萨姆邦。在孟加拉和阿萨姆之间的铁路线,火车需要经过三次换轨,而且还要用驳船载过没有通铁路的雅鲁藏布江。
中缅印战区接管物资后,由第10航空队的飞机翻越喜马拉雅山,飞行800公里到达中国昆明。这一段就是我们熟悉的“驼峰航线”。
自1942年6月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