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朱可夫9:团灭了三个方面军,苏联人还能怎么办?
早在1941年7月,苏联国防委员会就决定在莫斯科以西构筑一条防线,这条防线以距离莫斯科约100公里的小城莫扎伊斯克命名,从北至南以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扎伊斯克、小雅罗斯拉韦茨和卡卢加为核心支撑点,控制住莫斯科以西的四条通道。苏军统帅部专门成立“莫扎伊斯克方面军”,由莫斯科军区司令阿尔杰米耶夫中将指挥。所辖部队初期包括几个民兵师和内务部的2个师。
8月中旬,前线战局吃紧,“莫扎伊斯克防线”上的部队陆续划归预备队方面军和西方面军。9月初,这里的部队几乎全部调离,只剩下几个机枪营和喷火连,构筑防线的工程已经停顿,甚至已经完成的工程也没有人负责维护。
9月下旬,随着战线距离莫斯科越来越近,“莫扎伊斯克防线”又加快了施工进度。10月初,统帅部组建工兵集团军,下辖3个工兵旅,每个旅19个营。类似这样的工兵集团军在战争期间先后组建了10个,这在战争史上绝无仅有。
当德国人在维亚济马合围苏军西方面军4个集团军,在布良斯克合围苏军布良斯克方面军主力时,“莫扎伊斯克防线”的工程进度为:完成55%永备火力点;100%土木火力点;85%防坦克壕,以及500公里铁丝网和95公里崖壁。防线上的兵力有所增加,共40个营,相当于4个师的兵力。而根据苏军的计算,扼守这个防线的兵力总共需要17个得到加强的步兵师。
10月5日,斯大林得知德军坦克集群已经冲到了尤赫诺夫,立即给莫斯科军区司令员阿尔杰米耶夫打电话,命令他不要瞻前顾后,马上调动一切力量都派往莫扎伊斯克防线,后者立即把莫斯科地区的军校学员和司令部机关组织起来,拉到前线。
1941年10月8日凌晨2时30分,朱可夫在西方面军司令部连夜给斯大林打电话,商定立即向“莫扎伊斯克防线”注入更多的兵力。此后陆续从前线退下来的约5个步兵师部署在防线里,统帅部还从西北方面军调来第316步兵师(即“潘菲洛夫师”),从西南方面军调来近卫第1摩托化师。
此外斯大林决定采信苏联著名间谍佐尔格提供情报——日本政府决定不与苏联交战,从远东抽调第30、第32步兵师,之后又从远东抽调了1个步兵师和2个坦克师。
不过上述大部分部队的调动都需要时间,所以前线的危险局面在短期内还是没有缓解。至10月10日朱可夫接管西方面军指挥权时,莫扎伊斯克防线上也仅有45个营的兵力。
1941年10月6日,德军第4装甲集群所属第57摩托化军曾向莫扎伊斯克防线上的小雅罗斯拉韦茨发动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进攻部队由1个摩托化团、3个炮兵营、1个工兵营和1个轻型坦克连组成,任务是在乌格拉河上抢占一个渡口,作为集群向莫斯科城进攻的桥头堡。
幸运的是由莫斯科“波尔斯克炮兵学校”学员和一支苏军伞兵在6日这一天刚刚抵达,并迅速投入了战斗。他们在付出100多人伤亡的代价下,阻止住了德军的进攻,据说德国人在战场上遗尸300多具以及5辆坦克残骸。
此时德军将大部分兵力用于围歼维亚济马包围圈里的苏军,10月10日前没有再向莫扎伊斯克防线发动大的进攻。借着这段短暂而宝贵的时间,苏军新援部队陆续抵达。苏维埃最高军事学校、第1炮兵学校的学员兵和第316步兵师进入防线北端的沃洛科拉姆斯克,沿拉马河、鲁扎河一线布防;莫斯科军政学校、军事工程学校的学员,第32、第133步兵师以及第18、第19和第20坦克旅进入防线中段的莫扎伊斯克;第312步兵师、第17坦克旅进入小雅罗斯拉韦茨;近卫第5步兵师进入卡卢加。
10月12日,原西方面军撤下来的部队也抵达防线,其中罗科索夫斯基率领的第16集团军司令部和他带出来的第18民兵师接管了沃洛科拉姆斯克一段的防御,并将所有在这一地区的部队(包括“潘菲洛夫师”)纳入第16集团军的战斗序列。
在莫扎伊斯克的部队组建第5集团军,由列柳申科少将统一指挥。在小雅罗斯拉韦茨的部队编入第43集团军战斗序列,由集团军司令员戈卢别夫少将指挥。在卡卢加的部队则划入了扎哈尔金的第49集团军。
上述兵力合计有9万多人、500多辆坦克(KV型和T-34型共257辆)。此外统帅部从外高加索调来了2个航空师,加上从西北方面军和莫斯科军区抽调的部分兵力,朱可夫手上的作战飞机达到344架,416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其中118名飞行员可以在夜间和复杂气象情况下升空作战。
在防线以北的加里宁方向,原西方面军的第22、第29、第30和第31集团军填补了莫扎伊斯克防线和西北方面军之间的空隙。朱可夫上报统帅部,请求将上述四个集团军统一交给西方面军副司令员科涅夫指挥,得到了斯大林的批准。
在防线以南,由从布良斯克撤出来的第50集团军,以及由近卫第1步兵军(即“第1特别警备步兵军”)扩编成的第26集团军负责防御,但这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