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朱可夫12:德国人肯流血,苏联人敢玩命
德国人的进攻向来以装甲部队担任先锋,在杀开一条缺口后,摩托化部队负责保护两翼,步兵部队则随后跟进,消灭失去整体防御屏障的守军。
参加“台风”行动第三阶段进攻的德军有13个装甲师和7个摩托化师,其中11个装甲师和6个摩托化师分别隶属于第2装甲集团军、第3装甲集群和第4装甲集群,指挥官分别是古德里安、莱因哈特(霍特在10月17调任南方集团军群担任第17集团军司令)和霍普纳。
这三个人名气最大的是古德里安,他是“闪击战”理论的创始人,也深得希特勒的宠爱。他的第2装甲集团军拥有独立指挥权,而第3和第4装甲集群虽然也是集团军级,但指挥上要归第9和第4集团军节制。也正因为此,古德里安的性格更骄横,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博克是他的顶头上司,他却时常不听招呼。
古德里安在台风行动开始后一直表现不佳,他的集团军账面上有4个装甲师、3个摩托化师和6个步兵师,但其实他手上的坦克并不多。至11月初,台风行动第二阶段进攻结束后,古德里安的手上只剩下50辆坦克,只能依靠紧急调给他的100辆坦克才能组织起新的攻势。
博克手上可用的坦克有900辆,其中大部分在莱因哈特和霍普纳的手上,两个装甲集群合计拥有700辆坦克。他们都集中在战线北段,所以当古德里安在南段的图拉苦苦挣扎时,反倒是北段的部队进展更大一些。
冬季的莫斯科每天日照时间很短,有的时候要到11时才能出现太阳,而到了下午4时,大地就再次陷入一片漆黑。1941年11月中旬,一场寒潮降临莫斯科,此前泥泞的地面终于被冻硬了。德国人正盼着这一刻,尽管他们身上还穿着单衣,每隔一个小时都需要用火烤一烤坦克和汽车的发动机,但至少这些重型装备可以开动起来了。已经打了一个多月的莫斯科,就在几十公里之外。按照以往的经验,至多几天时间就可以到达。
在战场南段,古德里安于11月18日发起了新的进攻。冯·博克赋予他的任务是先夺取图拉,然后拿下东北方向的卡希拉,最后切断莫斯科和梁赞之间的铁路线,这样就可以大大削弱苏军的后勤补给能力。
古德里安这一次没有选择从图拉防守严密的正面进攻,而是将主力第24、第47摩托化军和第53步兵军置于战线右翼,从苏军防御薄弱的图拉东南方向实施迂回,然后进入图拉城的身后与左翼的第43步兵军将图拉包围,同时北上冲向卡希拉。
古德里安的行动起初很顺利,第24摩托化军一举突破苏军第50集团军的防御,苏军第50集团军新任司令博尔金急忙调来1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但遭到德军第24摩托化军和第54军的夹击。刚调过来的第239步兵师被包围。
11月22日,第24摩托化军所属第4和第17装甲师继续北上,目标直指卡希拉。
卡希拉同样是个交通枢纽,从这里向西50公里,德军第4集团军正进攻塔鲁萨,两军一旦会合,就可以围住苏军第49和第50集团军;从这里向北,距离莫斯科不到100公里;向东40公里则是梁赞至莫斯科的铁路线。
苏联人当然清楚卡希拉的重要性,而要保住这里就必须守住卡希拉以南的门户韦尼奥夫。苏军第50集团军司令员博尔金火速向韦尼奥夫派去了一个战斗群,包括2个轻型坦克旅(30辆坦克)和1个步兵团,与当地居民组建的一个坦克歼击营会合。德军先头部队第17装甲师在韦尼奥夫碰了钉子,于是选择绕过该城,继续向卡希拉推进,把夺取韦尼奥夫的任务留给了身后的第4装甲师。
11月24日,第4装甲师顺利攻占韦尼奥夫。11月25日,第17装甲师已经推进至距离卡希拉只有10公里的地段。
又是在关键时刻,战场局势发生了逆转。朱可夫给博尔金调来了援兵——别洛夫指挥的骑兵机械化集群及时抵达卡希拉,空军则专门组建了一个航空兵部队,负责从空中打击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在此期间,被德军包围在图拉东南的第239步兵师主动发起进攻,一举突破德军第47摩托化军第29摩托化师的包围圈,跑回了己方阵地。
进攻仅仅一个星期,古德里安就已经感到力不从心。他来到博克的指挥部,当面请求暂缓进攻,待补给到达后再恢复行动。博克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而是让古德里安找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后者则干脆地拒绝了“不听话”的古德里安。
11月27日,别洛夫从卡希拉地区主动发起进攻。起初古德里安并没有重视,但他很快发现苏军的来势不小,第17装甲师被击退15公里,在战场上丢弃了大量武器和车辆。11月30日,古德里安集结第29摩托化师和第167步兵师突袭别洛夫集群,结果被打了回去。
在图拉以东,第47摩托化军主力于11月24日夺取了米哈伊洛夫,这里距离梁赞只有不到50公里。11月28日,德军第10摩托化师在向梁赞挺进时,遭遇苏军“伊尔-2”强击机集群的低空轰炸,使他们的进攻完全停顿下来。
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