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杜立特:唯一轰炸过东京、罗马和柏林的兵王
1942年4月18日12时20分,大多数日本东京市民正在吃午饭,公园里有人在散步,街道上人影如梭。这一天是星期六——普普通通的一天。战争对于日本人来说已经是常态,东京听不到枪炮声,在“安静祥和”的日子里,他们每天都能通过广播了解到军队一直在打胜仗。上午东京刚刚举行完一次防空演习,低空的防空阻塞气球已经在演习结束后收回,高空有9架战斗机在执行战斗巡逻任务。
此时日本首相东条英机的专机正在返回东京的途中,即将降落。他刚刚视察了位于东京东北100公里外的水户航空学校。
东条的秘书在专机的右前方发现了一架双引擎飞机,机身上画着一个不熟悉的标志。他愣了一下,猛然意识到“这是一架美国飞机”!
在地面上,东京街头的市民发现从东边飞来了两架飞机。防空警报拉响了,但人们的第一反应是上午的防空演习还没有结束,飞行员们正在执行演习任务,于是人们仰着头向飞机挥着手,直到第一颗炸弹落下来。
在短短的20分钟里,先后有11架飞机向东京市区投掷了40多枚500磅的高爆炸弹。另有5架飞机对日本的其他几座城市实施了空袭。随后这些飞机没有改变航向,继续向西飞离了日本上空。
突如其来的袭击把东京人搞蒙了,广播里宣布美军的空袭造成3000名平民死亡。但军方又马上纠正说“损失没有那么严重,而且还击落了9架美军飞机。皇宫在严密的防空火力保护下也毫发无伤”。
指挥这次行动的是美军空军中校詹姆斯·哈罗德·杜立特(昵称“吉米”)。他们在当天8时20分从东京以东650海里(约1200公里)处的“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完成了这次惊鸿一瞥。
其实在二战期间的欧洲,当德国人发动入侵后,也有些国家选择在第一时间用空袭柏林表明自己的态度,只不过他们的行动并没有得到更多的关注,甚至鲜为人知。
1940年6月7日,法国空军戴利尔中校驾驶一架四引擎重型轰炸机(“儒勒·凡尔纳”号)从法国波尔多起飞,飞机在诺曼底上空飞越英吉利海峡,越过北海后飞越丹麦,然后向南飞越波罗的海,出人意料地于当晚从北方进入柏林上空。
由于飞机是临时改装而成的(该飞机在战前用于传递大西洋两岸的邮件),而且准备仓促,所以不具备精确轰炸的能力。飞行机械师从驾驶舱敞开的舱口向下望去,投下两吨高爆炸弹和88枚小型燃烧弹,却落在施普雷河岸的中央区。
投下所有弹药之后,戴利尔中校突然发现另一个云层缝隙中出现了国会大厦,此时他们已经没有任何炸弹可以投,戴利尔不由得在机舱内大发雷霆。
轰炸结束后,毫无戒备的德军高射炮迟迟没有开火,探照灯打开在空中搜索。但这架轰炸机毫发无伤地离开柏林。6月8日上午,在飞行了近12小时后安全着陆。第二天,德国电台和报纸表示柏林动物园的一头大象死于法军空袭,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道。
1941年8月7日深夜,从爱沙尼亚萨列马岛起飞的、隶属于苏联红旗波罗的海舰队航空兵第1轰炸机团的12架远程轰炸机突然出现在柏林上空。飞行编队指挥员普列奥布拉任斯基上校下达了攻击命令。
对于德军来说,这次空袭行动完全出乎意料。当苏军轰炸机飞临柏林时,这座城市灯火通明,防空探照灯没有打开,防空炮台一片寂静。当第一枚炸弹爆炸后仅40秒(每架飞机挂载了一枚500公斤炸弹和一枚250公斤炸弹),这座城市就停电了,探照灯的光束划破夜空,高射炮开始盲目射击。所有苏军轰炸机都没有损失,全部安全返回基地。
美军的这次长途空中奔袭并没有对日本本土造成多大的损失(90多栋房屋遭到破坏,另有几十名平民死亡)。16架飞机中,只有杜立特亲自驾驶的一号机和身边的二号机按照预定计划实施了轰炸,其他14架飞机在飞行途中迷失了航向,抵达日本上空后就胡乱地把炸弹扔了下去。
不过包括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内的美国人并不在意空袭给日本造成了多大的损失。他们只是想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后,在日本人面前亮明自己的态度。
不得不佩服美国人善于使用舆论工具,“杜立特空袭东京”经过媒体的发酵,成为美国人的一针强心剂,顿时提振了民众的信心。当记者询问“这些飞机是从哪里起飞”的时候,罗斯福还神秘地说出了一个地方——香格里拉。
1896年12月14日,詹姆斯·哈罗德·杜立特出生在洛杉矶。那个时候的洛杉矶没有好莱坞、没有贝弗利山庄,更没有星光大道,有的是一群像杜立特父母那样的闯荡西部的淘金客和从太平洋彼岸拐卖来的中国劳工。
小时候的杜立特跟着父母四处奔波,大部分时间在阿拉斯加度过,父母对他疏于照顾,时常饿肚子的杜立特到了成年比别人要矮一些。
稍大一些后杜立特迷上了拳击。他从阿拉斯加打到加利福尼亚,又打到墨西哥,一路上没有遇到过对手,并获得太平洋沿岸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