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卑不亢,以势压人。
这八个字便可以用来形容裕王当初大闹户部一事。
一位没有品秩的王爷,突然闯进了户部大闹一番,并且还动手打了不少官员,其中甚至包括当朝阁老的得意门生杨友旭。
这件事粗看起来,五王爷裕王似乎鲁莽粗鲁了一些。
但是细细复盘之下,却会发现他一直占据着大义的名分,说话办事有理有据,没有给人留下一丝可以被抓住的把柄。
老皇帝在听完此事之后,眼前就是一亮。
五皇子裕王,从小聪慧,生性温和,虽然是宫女而出,但老皇帝在小时候还是挺喜欢这个儿子的。
但是皇位争夺开始之后。
裕王躲在裕王府内一门心思读书,从不争不强,哪怕被人克扣了俸银和供需的物品都没有太过反抗。
往好听了说这叫韬光隐晦,但直白一些就是太过懦弱。
这样的人,万一登基之后,很有可能被群臣架空权利,成为一个傀儡皇帝。
因此,裕王之前一直不被皇帝看作太子的人选之一。
然而那一次的大闹户部却让老皇帝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裕王。
虽说为了讨回户部克扣的俸银使用的方法有些张扬,但相比起之前的软弱可欺,老皇帝还是更喜欢裕王现在这般模样。
这才是皇家应该有的威仪。
于是,本就对成王和景王都不是那么满意的老皇帝,突然决定给自己的第五个儿子一个机会。
同时也是多给自己一个选择。
但是想要争夺皇位,首要的便是建造属于自己的班底。
但可惜的是,裕王结束这种明哲保身的日子太长了,长到京城内的势力几乎已经被所有的皇子王爷分割。
仅剩下的那些则是中立派,不会参与皇子间皇位的争夺。
因此就算裕王想要争夺皇位,但若是一直待在京城,那么丝毫胜意的可能性都不会有。
这不是老皇帝想要看到的。
正值外部蛮夷不断侵扰边关,于是老皇帝心中一动,直接将帝辛调离了京城。
相比起京城来,边陲之地反而会有一线机会打造属于自己的班底。
虽然边陲之地因为距离京城太远,不论是情报还是什么都会一定的延迟,很容易被排除在京城的权利圈之外。
从这一点看反而不利于裕王争夺皇位。
但这点本就在老皇帝的考虑之中。
他虽然打算给裕王一个机会,但并不能确定裕王真的就是那个合适的人选,因此他不能一下子给他太多的便利。
否则有心人一看,很有可能会曲解圣意,以为皇帝要支持裕王上位,从而影响不少人的判断。
因此,他给他的,就只能是这种渺茫且隐晦的机会。
至于能不能领悟,那就看裕王自己了。
若是去了北疆之后他甘于平淡,那么老皇帝也不会多说什么,只是会再一次将他从太子的备选中划出去。
但是让老皇帝没想到的是。
刚刚到达北疆之地的裕王,居然直接挫败了突厥的一次南侵,并且剿灭了突厥的两万将士,直接立下了一个大功。
但是,在有人欢喜有人忧的时候,年轻时候也和突厥亲自交过手的老皇帝却看出了这次挫败突厥南侵的隐患。
没错,就是那两万突厥将士的被灭。
和大离这样的农耕民族不同,身为游牧民资,突厥的青壮力是更加宝贵的存在,战时充当士卒,而平时也是放牧牛羊的主力。
如今损失掉两万将士,那就是两万青壮力。
没有了这两万青壮力,突厥很有可能在入冬之前积攒不够足以过冬的粮食,那么必然会在入冬之前展开对大离边关的再一次南侵。
而这二次南侵,为的就是粮食和物资了。
这也是为何老皇帝会借这个功劳赐下许多粮食的原因。
若是雁雀关阻拦不住突厥的第二次南侵,那么在被突厥抢走了足够的粮食和物资之后,剩余的粮食也足够北疆度过战后的难关了。
缺少粮食的突厥骑兵有多凶残老皇帝是见识过。
而增加的两万编制,则是老皇帝看出了裕王不是一个愿意吃亏的人,否则的话也不会在伏击了突厥潜入境内的两千骑兵后,还以有心算无心之下,顺势灭掉了突厥陈兵边境的两万将士。
若是北疆被突厥劫掠一番,等到缓过劲来的裕王必然会展开反击。
在京城他都敢找到理由大闹户部,边陲之地天高皇帝远的,老皇帝可不觉得自己的旨意能完全阻止得了帝辛。
粮食和军队的编制,都是老皇帝对此的未雨绸缪。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裕王居然靠着这些粮食主动化解了突厥的南侵。
虽然这样粮食终究是到了突厥人的手中,但边陲之地的百姓却免受了一场刀兵之灾,并且还成功挑起了突厥内部各部落的内讧。
但是在他意料之中的,他的第五个儿子果然忍不下被突厥屡次南侵的郁气。
在来年开春之后,突厥还没有从内讧和寒冬中缓过来,他就展开了对草原的主动进攻。
而最后的结果,就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