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有了蒸汽技术,但却不足以当大离直接转化为工业化国家。
因此,火器和弹药的制造速度,依然受到了限制。
不过以大离的国力,专门流出一支为远征军提供武器弹药的生产线,倒也不是不能承受。
但是这样一来,无疑就会拖慢其他军队中火器的装配速度,而大离境内是有界主降临者隐藏的。
帝辛因为这具分身修为的缘故,神将的敕封只能局限于北疆军,最多加上一个数量不多的回纥骑兵,但想要敕封大离所有的军队,却是力有不逮。
有本尊作为后盾,他有足够的神魂之力供应,但分身却无法做到如此多的神魂之力同时输出。
而隐藏在大离境内的界主竞争者,即便势力规模有限,但也一定会用自己的办法,如帝辛提升北疆军的战力一样,增加自己麾下势力的实力。
再加上界主降临者者本身的修为。
此消彼长之下,这一个个界主降临者以及他们麾下的势力,都是难啃的骨头。
大离境内的大部分军队,虽然不会跟随帝辛一起远征,但帝辛却需要他们保护好自己的后方,因此并不想过多损耗这些军队。
重新招募士兵以及训练,数量越多增加的变数越多。
虽然为此增加的变数都很少,但防微杜渐才不会让自己阴沟里翻船。
但是这些隐藏在大离境内的界主降临者又必须除去,否则增加的变数只会更多。
因此,他并没有继续提升北疆军那本就处于碾压地位的实力,而是先将火器装备到了肃清大离境内的军队上。
有了火器在手,再对付那些难啃的骨头自然就容易多了。
在帝辛远征在外的时候紧靠着这些被界主成为土著的士兵,便将一个个优越的界主降临者淘汰,这个操作功不可没。
而就算这些隐藏在大离境内的界主竞争者如何难以对付,火器弹药的消耗,总归要比远征军征讨外族要少。
毕竟藏头藏尾的组织势力,规模也很难大到哪里去。
并不是每一个地下组织都和明月楼一样,背后有着当今圣上的长子撑腰。
故而这三年虽然在剿灭那些界主降临者的势力时消耗了不少的火器弹药,但如今除了北疆军之外,各军装配的火器数量却都已经到位了。
盾已经做到了极致。
如今要提升的自然就是矛了。
也就是北疆军和回纥骑兵的远征军。
而这些也不过是帝辛归京后顺带做的事而已。
关于远征军中火器的需求配置,虽然放在了最后,但兵部却早已根据帝辛交上来的数据做好了计划,因此就算帝辛没有回京,这件事也会如期进行下去。
三年的战报总结就更是如此了。
左右一份折子,怎么送到京城都是送。
帝辛归京,最主要的原因,乃是为了稳定朝心。
被册封为太子之后,帝辛便是下一任的储君,是大离的未来。
故而帝辛的安危就极为重要。
因此,百官一开始其实是反对帝辛出征的,哪怕他用了最粗暴的方式在群臣心中立下了威严。
而出征三年在外,虽然每一次送回朝廷的折子中,都会说明帝辛无事。
但是战场之上最不缺的就是意外。
而人族是一种擅长臆想的种族、
因此,身为太子的帝辛离京三年之后,纵然有老皇帝坐镇,一些不和谐的流言也逐渐出现,并开始发酵。
有说他无事是因为打仗躲在后面,亲征就是作秀;也有说他伤而不报的……
更为严重的,甚至说他在外面拥兵自重,时刻准备着篡位的。
虽然帝辛和老皇帝两人都知道这些流言是假的,但架不住有人这么说,而且还在某些人的刻意宣传下不断传播。
安稳了三年的朝堂之上,也逐渐变得浮躁了起来。
因此,在远征暂时告一段落后,帝辛便第一时间回到了京城,然后与老皇帝来了异常君臣和睦,父子相合的戏码。
而这处戏码,在第二天便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比起操纵舆论,那些躲在暗中的人,骑上八匹马都追不上帝辛。
那些捕风捉影的流言,在帝辛归京的短短几日,便彻底烟消云散。
而话题也彻底改变了风向。
如今,再想造谣帝辛有造反之心的,只会被人啐上一脸。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可以制造流言之人,也被帝辛查了出来,并进行了严惩。
这一波杀鸡儆猴的操作下来,帝辛相信,那些真正躲在背后搞事的人,必然会收起那些有可能被砍掉的爪子。
而等到朝堂稳固之后,帝辛便可以筹码与大食帝国的战争了。
……
七天之后。
帝辛与兵部再次核实了远征军需要的火器数量后,便离开了京城。
而那些火器,也会在几天后被押往北疆。
在北疆,远征军会先进行为期数月的训练,然后再前往南疆。
纵然大离的疆域已经扩大了整片大陆,但南疆依然是离北疆最近的入海点。
远征军出征所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