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鸿儒轻声道:“再保一条吧!”
吴孟達闻言,急忙问道:“廖导,我的表演有什么问题吗?”
廖鸿儒和颜悦色道:“达叔,你表现得很好,没有半点瑕疵,主要是我表演有点问题,表演痕迹太浓,不够自然。”
吴孟達嘿嘿笑道:“廖导,我有什么地方不到位的,尽管提,不用顾及我的面子。”
廖鸿儒微笑道:“放心,我会按最高标准要求你,达叔,我之前就知道你的演技好,但没想到会这样好,继续努力,这部电影你绝对有机会拿最佳男配角。”
吴孟达眉眼带笑道:“那就借廖导的吉言了!”
……
傍晚下班,廖鸿儒刚出剧组,就被一群记者给围住了。
“廖导,陈柏生先生公开向你道歉,并保证以后金像奖绝不会搞地域歧视,请问对此你有何看法?”
廖鸿儒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这陈柏生是谁。
脑袋短暂的宕机后,廖鸿儒随即从容道:“不好意思,对于此事我还一无所知,等我了解情况后,再给你们答复。”
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发表任何意见,以避免被媒体抓住话柄。
廖鸿儒说完便向保镖使了一个眼色,保镖会意,立马簇拥着廖鸿儒上了车。
行驶的车内,廖鸿儒向身边的霍汶希问道:“汶希,这陈柏生是何许人也?”
霍汶希认真的解释道:“鸿少,这陈柏生是金像奖的创始人之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香江的电影行业已相当繁荣了,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却没有自己的电影节,有识之士便想到要创办一个香江人自己的电影节……”
经过霍汶希的讲解,廖鸿儒这才知道金像奖的由来。
原来创立鼎鼎大名的香江金像奖是由一家电影杂志最先发起的,这家电影杂志名叫《电影双周刊》。
《电影双周刊》诞生于1979年,最初只是从事电影报道以及一些电影评论,当时的报社主编正是这位陈柏生先生。
《电影双周刊》的编辑们出于对电影的热爱,每年年初都会邀请影评人评选过去一年的十大华语片与十大外语片。
而在1982年初,编辑部正在讨论“十大”评选时,陈柏生忽然想到与其在报纸上评选,何不创办一个电影节。
当他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后,编辑部的意见分歧却很大,因为《电影双周刊》根本没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来支持一场晚会。
陈柏生先生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既然自家报社没有这么大的人力财力,那就找其他公司合作,经过他的多方游说,香港电台终于同意一起合办电影节,这才有了第一届香江金像奖颁奖典礼。
对于陈柏生这位金像奖创始人的公开道歉,廖鸿儒感到很诧异,因为金像奖小众化和本土化的毛病一直都存在,在前世,无论影迷如何谩骂,金马奖依然我行我素。
这一世,不可能就因为自己吐槽几句,金像奖就改变风格了吧?
廖鸿儒自问还没有这么大的魅力,这里面一定还有他不知道事情。
廖鸿儒刚回到家,张柏涛就告诉了他具体原因。
二人一照面,张柏涛便迫不及待的问道:“鸿少,陈柏生公开向你道歉的事情你知道了吧?”
廖鸿儒微笑颔首,“知道了,刚才从拍摄场地出来的时候,就因为这事,还被记者给堵了。
不过我有些好奇,陈柏生好歹也是金像奖的创始人之一,为什么会给我一个晚辈道歉。
虽然我有些名气,但也不至于让他如此忌惮吧?”
张柏涛微笑道:“我知道原因?”
廖鸿儒急声问道:“什么原因?”
张柏涛平静道:“这件事闹得太大,内地有关部门发言了,陈柏生是迫于压力才出来道歉的……”
“金像奖还会在意内地官方的意见?”
“能不在意吗?明年就九七了,到时候说不一定相关单位一句话,就能让金像奖办不下去。”
“是啊,明年就九七了,难怪金像奖会服软,张叔,是我家里人出手了吗?”
“确实是廖部长出手了,同时廖部长还让我告诫你,马上就九七了,一切要从大局出发。
说你是公正人物,以后不利于两岸团结的话千万不要说,另外还让你尽快与金像奖达成和解!”
廖鸿儒会心一笑,“这些确实像是我大姑说话的口吻…”
“叮铃铃!”
廖鸿儒接起客厅的电话。
“喂,你哪位?”
“成龍!”
廖鸿儒欣喜道:“原来是成龍大哥啊,你是准备给我送红包来了吗?”
“什么红包?”成龍声音中带着疑惑。
廖鸿儒故作不满道:“成龍大哥,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当初我来客串警察故事的时候,是你说等票房大卖后,会给我包一个大大的红包。
如今电影也大卖了,你怎么能翻脸不认人呢?”
电话对面的成龍明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