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令一出,整个上京都沸腾了。
酒商得以谋业为生,果农也寻得生机,至于其他百姓,也可得享酒水,皆大欢喜。
程锦初看着重新开铺的闻香醉,看着伙计们高兴的忙进忙出搬运果子,清洗酿制,面上露出欣喜笑容。
“夫君,酒坊又能赚钱了。”程锦初邀功似的看向沈长泽,试图弥补两人之间的嫌隙。
沈长泽却想起了郁峥的话,想到了姜舒。
当初闻香醉险些开不下去,是姜舒出谋划策挽救。而如今,闻香醉能再次开铺,也是因为姜舒。
姜舒,姜舒……
沈长泽在心底反复默念,只觉苦涩滞喉。
程锦初不知沈长泽在想什么,只是见沈长泽没有驳斥她,又难得同他一起出来,心情甚好。
这两年多来,程锦初在一次次的惨痛教训中,明白了上京的规则,学会了隐忍,认清了现实。
她放下以往的傲气,以夫为天,接受了与妾室井水不犯河水的共处。
二人各怀心思,巡查完酒坊后乘马车回侯府。
路过九香斋时,程锦初叫停了马车。
“晏阳晏欢喜欢吃这里的点心,我们给他们带些回去。”
虽然对程锦初失了以往的爱意,但对两个孩子,沈长泽依然是疼爱的。尤其晏阳是嫡长子,是侯府的未来。
两人下车,走进店铺。
程锦初挑选了几样点心,伙计称好包好后递给沈长泽。
接过点心付了银子,程锦初挽着沈长泽的手臂,步出店铺。
此处紧挨主街,周围都是旺铺,人声喧沸热闹繁荣。
沈长泽拎着点心往马车走,眼角余光看到了一道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程锦初也看到了,当下背脊一僵,挽着沈长泽的手紧了紧。
相隔数十步外,姜舒同姜父经过闹街,往不远处的姜记酒坊去。
姜舒与姜父说着话,观察打量着街道两旁的铺面摊贩。
眼见他们离的越来越近,沈长泽有些紧张,想要避开却又期待与姜舒撞面。
走了几步,姜舒不经意抬眸,瞧见了斜对面的沈长泽与程锦初。
脚步微顿,姜舒的视线在两人身上短促的停了一瞬,很快移开,神色如常恍若未见的与姜父走过。
姜父自也是看见了两人,不屑的哼嗤了一声。
望着姜舒错行而过的背影,沈长泽眼眶发涩,心口钝痛。
曾经满眼都是他,一见到他就盛满笑意的人,如今对他视若无睹,仿佛他是什么脏东西般,多看一眼都嫌晦气。
虽早已接受了姜舒是璟王妃,已不属于他的事实,但偶然遇见,姜舒这般无视,还是免不了心下怅堵,不是滋味。
“夫君,该回去了。”程锦初低唤。
沈长泽回神,不发一语的上了马车。
回去的路上,沈长泽郁沉着脸,神思混沌,程锦初同他说了几句话,他都没听见。
见他如此,程锦初攥紧手心,愤恼难堪。
可她明白,如今形势大变,璟王已盖过太子,而身为璟王妃的姜舒,自也尊贵非凡,招惹不起。
程锦初靠着车壁,心中满是无可奈何,不得已屈服于命运的悲凉。
回到侯府后,沈长泽将点心给了晏阳晏欢。
兄妹俩吃的欢畅,脸上洋溢着幸福笑意。
“慢点吃。”程锦初给晏欢擦了擦嘴角上的糕点屑。
晏欢吃的脸颊鼓鼓的,还拿了一块给沈长泽,含糊道:“爹爹也吃。”
沈长泽推开道:“爹爹不吃,晏欢自己吃。”
看着逐渐长大的两个孩子,沈长泽的心里多了分慰藉。
一转眼,晏阳在府中玩怠了两年,快八岁了。
长吸口气,沈长泽道:“晏阳该去学堂了。”
一句话,听的晏阳当即呆住,手中的点心掉到了地上。
“我不去学堂。”晏阳似被踩了尾巴的猫,瞬间炸毛站了起来。
自从闯了祸事,程锦初也犯错禁足失宠后,晏阳在沈母和沈老夫人的教导下,规矩乖顺了许多。
打去年开始,晏阳跟着程锦初习武,不谓艰苦,令沈长泽很欣慰,觉得他是个可塑之才,偶尔也亲自指教。
除了习武,沈长泽得空也会教晏阳读书写字。晏阳从排斥到接受,逐渐习惯,日积月累下来,也学会了一些。
虽不能与其他世家子弟相比,但勉强也算开了蒙。
眼瞅着晏阳已经大了,入学的事不能再拖了。
沈长泽皱眉,肃声道:“不去学堂你想做什么?一直待在家里混日子?”
晏阳不服气的反驳:“我每日都有习武,也有读书写字。”
一提到学堂,晏阳就想起曾经被嘲弄笑话的日子,心中满是恐惧厌恶。
他不明白,在家里也可以读书识字,为何非得去学堂?
程锦初没料到沈长泽突然提及此事,也没想到晏阳如此抵触。
眼见父子俩要吵起来,程锦初赶忙说和:“晏阳,你爹爹是为你好,每个人都要上学堂读书的。”
晏阳指向晏欢:“妹妹为什么不去?”
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