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政部,军令部,军需部,军工部,军法部,军训部,朱由检新成立的军事委员会的主要人物,包含了勋贵,文官,内廷,甚至军政部和军需部还是由皇帝直接下场管理的。
这无疑是对大明军事体制的一场颠覆和重建。
大明朝的军事体制是建立在卫所制的基础上的,随着卫所体系的崩溃,大明的军事体制也随之崩溃,大明的财政体制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大明朝的赋税为什么那么低呢?
一个是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寒微,他知道底层的老百姓生活不易,一开始定的就低。
还有一个,是因为明朝的财政相当一部分是由卫所来供给的。
卫所的产出,一部分作为军粮,还有一部分,是需要上交朝廷的。
明朝中前期为什么不缺粮呢,就是得益于卫所。
卫所体系的崩溃,不仅仅代表着大明军事体系的崩溃,同样还严重影响了大明的财政体系。
明朝的卫所制度是一个极其完备的制度,在明初那种人口凋敝的情况下,这种军政合一、兵农一体的卫所,极大的促进了明朝对地方的有效统治。
卫所就好比一把种子撒下去,待时间一长,自然就会生根发芽,向四周扩散。
不然,再大的地盘,没有足够的人口,那也是白搭。
类似于明朝卫所,向前推,有唐朝的府兵制,向后推,有生产建设兵团。
但再好的制度也经不起时间的消磨,随着时间的推移,卫所体系逐渐崩溃。
现如今,朱由检全面裁撤卫所,这就意味着原本军事制度的完全消亡。
旧事物的灭亡,必然伴随着新事物的产生。
那么这个新事物,就是军事委员会。
李国普,孙承宗,张瑞图,郭允厚,毕自严,李邦华,六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怪不得一上来就给我们聊天叙旧,肯定功劳,给予封赏,原来是憋了这么一个大招啊。
李国普,张瑞图,这两个是因为朱由检的缘故才坐到现在的位置,他们两个是不会反对的。
郭允厚是个老实人,不会说什么。
户部尚书毕自严,是个实干派,这不是他的负责范围,他也不会多说什么。
倒是孙承宗和李邦华,这两个人久掌兵事,他们或许会有不同的意见。
可朱由检的话说的也明白,谁有不同意见,那意思就是谁也不能有意见。
何况自己这几个人,那可都刚刚得了封赏。
朱由检也不怕他们不同意,因为自己的帝王权威已经树立起来了,尤其是阳和与辽东两场大战的胜利,更是给予了他足够的底气。
孙承宗躬身施礼,“陛下,军事委员会的成立,是对我朝军事的一项大变革,臣细细思之,觉得甚为合适。”
“就是不知这军事委员会的六部,品级如何确定?”
朱由检回答:“与文官六部品级持平。”
“陛下,既然有了军事委员会,那五军都督府是不是也要裁撤?”
朱由检摇了摇头,“五军都督府保留。”
“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扬弃,既肯定又否定,既批判又继承。”
“军事委员会,负责居中调度,五军都督府,负责统兵。按照我大明规制,各地总兵不是以公、侯、伯、都督任之吗,前、后、左、右、中,五个方向,根据各地总兵所处地区,分别给予相应官职。同时,五军都督府的官职,也可以作为叙功的封赏。”
兵部尚书李邦华起身奏报,“陛下,那有了军事委员会,那兵部当如何自处?”
朱由检知道,这个,才是关键,“原来的参谋部,现在的军令部,负责调度作战,部署军队,不是一直都是兵部负责吗?”
“兵部与军令部,可以说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只不过是兵部的部分职能被分到了军工部和军政部而已。”
其实,朱由检还有一句话没有说,那就是,你兵部原本的职责,不就是调兵吗?你后来的那些权力,都是从五军都督府抢来的。
朱由检早就计划好了,兵部原来下辖四个司,武选司,武库司,职方司,车驾司。
武选司是负责武官任免的,只不过这一部分权力被拿到了军政部,军政部是由朱由检直接管理的,况且本来武将任免也得经过朱由检同意。
武库司负责武器装备,如今被并到了军工部,军工部总长毕懋康,左次长孙元化都是文官,他们也不会有太大反应。
职方司就是类似于参谋部,这个还是由兵部负责的。
至于车驾司,这个无足轻重,如今还是兵部的下属单位。
朱由检看向兵部尚书李邦华,“李尚书可还有疑问?”
“臣并无疑问。”
“那其他爱卿可还有疑问?”
内阁首辅李国普起身奏报,“陛下,臣倒是还有一个疑问。”
“讲。”
“如今我大明的水师规模越来越大,那水师的调度是不是也如步兵一般?”
“李阁老问的好啊,水师暂时如旧,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