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焕的奏疏经过跋涉,很快就摆在了朱由检的书案上。
不过,这封奏疏是由随军的一位锦衣卫百户亲自送到京师的。
安排锦衣卫跟随大军收复南洋,一来可以搜集情报,二来,可以起到监视作用。
如今,这位锦衣卫百户破天荒的得到了皇帝的召见。
“启禀陛下,在杜文焕将军的率领下,我军已经收复渤泥,苏门答腊,满剌加,旧港等地。”
“这些地方或被西洋人统治,或被西洋人渗透,不过西洋人数量较少,面对我大明天军,皆是溃败。”
“当地的土着人也有不服王化者,但多是些未开化的蛮夷,并无威胁。”
“杜文焕将军本意继续率兵收复我大明故土,只是现在西洋人希望能够与大明商谈,而爪哇岛作为荷兰东印度公司总部的驻地,杜文焕将军便嘱咐暂缓收复爪哇岛,而是派贺虎臣将军率兵向爪哇岛以西行进,收复他地。”
“朕知道,你先下去吧。”
“臣,告退。”
朱由检又仔细的翻看了一遍杜文焕的奏疏,西洋人想要商谈,无非就需要大明的商品,可他们还打不过大明而已。
“来人,去将贺逢圣,周延儒,梁廷栋找来。”
“奴婢遵旨。”王承恩随即安排几位小太监前去。
很快,分管礼部的大学士贺逢圣,礼部尚书周延儒,礼部理藩司侍郎梁廷栋就来到了乾清宫。
“臣等参见陛下。”
“不必多礼,赐座,看茶。”
“谢陛下,”
朱由检将杜文焕的奏疏递给了王承恩,让他递给三人观看。
“这是率军收复南洋的杜文焕上的奏疏,说是西洋人想与我大明商谈。”
“这事,你们怎么看?”
这三位大臣中,属贺逢圣的身份最高,因为他是分管礼部的大学士。
可是,礼部这一摊子事,最重要的就是科举和学校了,其他的也还有礼仪、宗封。
贺逢圣作为传统的士大夫,他是不怎么关心西洋人的事情,可现在皇帝询问了,他作为礼部事宜的最高负责人,又必须最先回答。
他站起身来,“回禀陛下,据臣所知,那些西洋人的国家,离我大明足有万里之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这些西洋人不远万里来我大明,无非就是为了利益二字。”
“不过他们人数不多,战船匮乏,应当是杜文焕将军在南洋的大军,震慑住了他们。”
“西洋人需要我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可我大明地大物博,应有尽有,却是什么都不需要他们的。”
“西洋人想要继续与我大明做生意,可他们既畏惧我大明的兵锋,又不想放弃在南洋的经营,这才想与我大明商谈。”
贺逢圣虽然对那些西洋人不感兴趣,但他说的大方向是对的,凡事从利益二字出发,基本上就错不了。
朱由检又看向梁廷栋,“梁侍郎,你是主管理藩司,对于外藩蛮夷相对熟悉,你有何高见?”
梁廷栋站起身来,“回禀陛下,高见二字,臣实在是谈不上,不过臣确实有一些看法。”
“适才贺阁老说的不错,那些西洋人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我大明,为的,就是利益。”
“臣是礼部理藩司侍郎,与那些西洋人多有接触,臣了解到,那些西洋人最早漂洋过海,原因有四。”
“一,我中国的罗盘、指南针,传播到了西洋,且西洋人的造船术也有了发展。”
“二,我大明以西有一个名为奥斯曼的国家,阻挡了陆路交通,他们不得不开辟海上航线。”
“三,西洋各国商业的发展,促使他们需要拓展市场。”
“四,元朝时,有一西洋人名为马可波罗,他曾来过中国,他写有有一本游记,上面记载了我中国遍地财富,西洋人受此影响,都想来我中国发财、捞金。”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他们为了传教。只是这一点,臣持怀疑态度,哪有人会为了传教,跑这么远的。就是最传统儒家老学究,恐怕也不会如此。”
“所以,臣认为那些西洋人就是为了钱财,才来的我大明。”
“这些西洋人到处掠夺,奴役各地土着,为了利益无所不用其极,不过,也确有其效。”
“西班牙人,也就是我大明常说的弗朗基人,他们曾在美洲开采了一个巨大的银矿,我大明自隆庆开关以来的白银流入,也与此有关。”
“像南洋各地,盛产香料,肉桂等物品,西洋人为了获得,便武力占领南洋。这些西洋人之间为了争夺南洋,也是相互争夺,甚至是大打出手。”
“更有甚者,西洋的一些国家为了掠夺财富,竟然收编海盗、强盗,给予他们朝廷身份,鼓励他们去抢、去夺。”
“虽说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