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洪武步枪
“杨大人研制的洪武步枪,好强!”朱棣忍不住夸赞道,此时的他仍旧沉醉在,方才杨宪开的那一枪的美妙中不可自拔。
一旁的徐达,显然发现了更多的东西。
他走上前,拿起杨宪先前装火药的小竹筒,将其倒掌心,拿到眼前一看,脸上露出了震惊的神情。
只见徐达眼前的这些火药呈颗粒状,如一粒粒芝麻般大小。
“这是?”徐达开口问道。
杨宪看着徐达的动作,脸上露出了笑容,不愧是大明军神,观察就是敏锐。
此时见徐达开口问起,杨宪回道:“如你所见,我让人将火药做了颗粒化的处理。”
“杨大人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朱棣也凑了上来,疑惑道。
“火药颗粒化后,空隙就会变大,燃烧的时候就会更加充分,威力自然也就大增。”杨宪笑了笑,方才徐达显然是注意到了这一点,才会上前查看火药。“而且燃烧充分,意味着燃烧后的残渣也会变得更少,这样一来,枪膛还会变得更容易清理。”
见朱棣还有些不解。
杨宪直接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开口道:“就跟煤藕燃烧的道理差不多。”
“制作方法也很简单,按照一硫二硝三木炭的配比制作好火药后,加烧酒用木臼舂之半干,然后晒成火药饼。这样一来还能方便运输储藏,等用到的时候捣碎成火药颗粒即可。”
朱棣连连点头,像一个乖巧的学生,努力认真记住杨宪所说的每一句话。
从一开始的轻视,到现在近乎崇拜。
前后过程转变,不过就在一枪的时间。
“我们大明军队装备上扬大人研发的洪武步枪,那将天下无敌。”朱棣两眼放光,坚定开口道。
在他眼中,眼前的洪武步枪就是神器一般的存在。
可对于杨宪来说,这还仅仅只是第一步。
洪武步枪初型,只是迈出火器改革的第一步。
因为即便洪武步枪是燧发枪,可还只是前膛枪,杨宪最终的目标是研发出后膛枪,到时候又将发生一次质的飞跃。
同样在子弹上,能够进步的地方也还有太多空间。
如今这种弹丸,在杨宪看来还是太过落后。
因此在朱棣、徐达眼中的神器,对于杨宪来说,只是研发过程中的半成品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也已经是大明,乃至整个世界最为先进发达的火器了。
对付北元,绰绰有余。
“杨大人,这洪武步枪如今库存有多少?”徐达开口问道,显然也是时刻关心北边草原的局势,即便已经离开一线战场这么长时间。
杨宪开口笑道:“如今大概有一百支,不过军工厂流水线生产速度很快,能够在短时间就能生产制造出上千支洪武步枪来。”
“军队方面要提前适应这种新的武器,这种事宜早不宜迟。”徐达开口道。
一旁的朱棣这时也收敛了脸上的笑意,点了点头,严肃道:“回去后,我立马就将此事禀告给父皇。”
此行扬州之行,让朱棣和徐达二人大开眼界。
由于事关国家大事,他们二人也没再逗留,直接乘坐轨道列车回京去了。
分别前,徐达原本好像有什么话要和杨宪说,可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让杨宪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半月后。
全国其余地区的夏税,也终于在最后期限前,收缴到位。
京城。
皇宫。
朱元璋看着手中的奏报,龙颜大悦。
“老大,今年不止是推行新政的江南地区,其余地区的税赋也比往年要多了五成以上。因此一些官员进言,全国推行新政是否可以暂缓,他们给出的理由有很多。有讲国家需要粮食储备,将赋税全部折成银钱不妥的。有讲官民有别,官户就该给适当优免的。也有讲,新政虽好,可老的税制毕竟承袭上千年没出过问题,新政或许有隐患还没被发现,可以缓步推行,但不宜立马推广全国。”
“老大,这件事,你怎么看。”朱元璋从桌上拿起几份奏折,连同手中的各地税赋奏报一起递给了前来的朱标。
朱标伸手接过这些奏本,并未急着去看,脸上扬起笑意,开口道:“父皇,最后那番话听起来像是韩国公会讲的话。”
朱元璋也笑了,开口道:“没错,就是他讲的。他还说,税收增加,最大的原因在于清丈田亩,与税制关系并没有这么大。虽然他话里是称赞新税制的,不过我感觉到他同样不想这么快推动改革。”
“韩国公或许有他自己的压力在。”朱标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奏折都看了一遍,然后合上,抬起头。“至于这些奏本里提到的问题,杨卿都已经提前想到了。他们没有提到的问题,杨卿也已经提前想到了。”
“父皇,我亲自去过凤阳府各县,因此无比确定,新的税制正是万民所期盼的东西。老的税制如果真的没有问题,之前历朝历代,也就不会灭亡了。”
“宜早不宜迟,明年一定要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