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劝人向善的心态,杨临还是说了一句:“宋兄,京城水深啊。”
“噗~~”
这一次,宋玉清直接被杨临的表情逗的忍俊不禁:
“杨兄弟还真是小心翼翼。不过,镇妖司受陛下管辖。所以,这京城官场水深不深,与我们无关。”
好吧好吧。
就当我没说。
一脸神气的表情,一看就知道,是没经历过社会毒打的年轻人。
杨林也没再多说什么。
这时,院子里传来了汪大人和吴主司的话音。
宋玉清拱手:“汪大人要走,那我也告辞了。”
杨临还礼,跟随宋玉清来到了院外之后,就看到他快步靠向汪大人耳边,低语了几句。
汪大人撇了一眼杨临,眼中的神色变了又变,最后他皱着的眉头终于舒展,笑了:
“想不到京兆西竟有这样的捕快?真是难得啊。”
杨临赶紧拱手:“卑职不才,汪大人谬赞。”
看来汪大人对我提的方法很满意啊。
想想也是,沈城那里是问不出什么东西来的。
虽然幕后之人,汪大人想一想也能猜出来有哪几个人。
但是耗着,却要承担风险,不如这个办法妥当。
辞别了汪大人,吴瑜琛笑着凑到杨临跟前:
“那个镇妖司的小白脸跟你说什么了?”
杨临反问:“汪大人跟你聊什么了?”
吴瑜琛一脸的自豪:“也就是听我汇报了抓捕过程,聊了些日常,谈了谈出身。”
杨临撇了撇嘴:“吴大人还有出身?不知是哪个高门望族啊?”
这个世界阶级固化,门阀林立,杨临多少了解一点,而吴大人也是贫寒学子出身,否则也不会在这个小京官的位置上受憋屈。
吴瑜琛笑了笑:“贤弟有所不知,纨绔才讲门第。读书人讲出身是谈师承。原来汪大人和我都是师承‘王学’。论起来,我可以叫他学长。”
“王学?”
“嗯....”
吴瑜琛觉得杨临没有文化,很正常。
毕竟捕快大部分都是没有文化的。
但是,已经认了这个贤弟了,就很有必要给杨临扫扫盲了。
于是他说道:
“汉帝独尊儒术,儒学当道,官办、私学越发昌盛,大新国帝祖王莽,继承了汉朝的儒学传统,大力推动,之后,经过上百年的演化,形成国子监和夫子苑两大源流。”
“国子监是官办,传承程学,存天理灭人欲。”
“夫子苑是民办,崇尚王学,正天理存人欲。
“两大源流,同源却又针锋相对。”
程学?
王学?
杨临好歹知道程朱理学和王阳明。
但是好像能对上号,却又对不上。
不禁问道:“程学是程颢、程颐创立的吗?”
“程颢、程颐?”吴瑜琛摇摇头:“不是。是程光。”
就像吴瑜琛不认识程氏兄弟一样,杨临也摇摇头,他也不认识程光。
随后杨临撇撇嘴:“不用说,‘王学’也不是王阳明的了?”
虽然这个‘王学’不是心学,但是‘正天理存人欲’要比‘灭人欲’听上去好得多啊。
对此,杨临一听就有些亲切。
吴瑜琛果然再次摇头“王阳明?没听过。是王夫子。”
杨临诧异:“‘夫子’?这不是对圣人的尊称吗?王夫子?他没有名字么?”
吴瑜琛眼中流出无尽的崇拜和向往之情:
“夫子出自民间,名字已经不可考证。史书记载,500年前,程光、王夫子论道与王庭,那场面....”
“万人朝拜,群妖俯首,万丈金光冲天而起,浩然正气充盈于天地之间,古往今来漫天神佛驻足于紫禁城上空....”
看着吴瑜琛越说越激情澎湃,杨临害怕方圆十几公里内的小母牛都要阵亡了。
赶忙打住他:
“停停停...读书人真能吹牛逼...”
吴瑜琛有些不太高兴的看着杨临:
“书上就是这么写的。我又没夸大其词。不过,那场论道,成就了两位先贤各自的学说。”
“也因为学说的差异,两大先贤一刻不停,争论了五天五夜未进水米仍旧难分高下,最后双方吐血三升,化为雕像。”
杨临顿时一惊,佩服的五体投地。
互骂骂到这境界,属实是史上最强。
而吴瑜琛看到杨临惊愕的表情,顿时来了精神:
“当此之时,两道红光从两座雕像上冒出,冲天而起,直奔牛斗!眨眼之后,苍穹之上,二十八颗星宿主星,异常明亮,一时间竟可与白日争辉!”
“当时的司天监都提点大人看到之后,额头冒汗,浑身颤抖:两位大儒竟以血肉之躯争相化为了国运,为国赠寿共计500年!”
杨临瞪大了眼:“我的小母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