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齿山是牙山主峰,因三峰比邻耸立形如锯齿而得名。
这三座山峰远看攒聚如笔,分别被称为大牙、二牙和三牙。大牙如笋直刺苍天,二牙如砣坡陡如削,三牙似蚕横卧。三峰之间有隘口,名为大风口。
顺治十八年栖霞唐家泊的金矿主于七在牙山聚众反清,胶东各地纷纷响应,清廷调兵数万用了两年时间才把起义镇压下去,史称于七起义或者于七之乱。
当时于七屯兵大风口,清军两万人围攻数月,并用红衣大炮持续轰击才迫使于七突围,由此足见锯齿山易守难攻。
据说于七从牙山跑出来后藏在崂山华严寺当了和尚,70岁时成为方丈。李云龙穿越前还在华严寺外见过于七的雕像。
蒲松龄老先生写的好多故事都是以于七之乱为背景。李云龙小时候研究过《聊斋》,所以通过了解于七起义的历史知道了锯齿山这个地方。
端午节这天上午,李云龙就在陈家老长工的带领下到达锯齿山脚下一个小村子。
村子只有二十几户人家。村民不知这一百多人的来路,都战战兢兢躲在家里不敢出来。
韩盛和梁春分这些老兵站在村口眺望高耸的锯齿山,一个个不由赞叹这里山势险峻。
李云龙明知故问:“你们看在这里怎么样?”
梁春分连连点头:“这锯齿山一看就易守难攻,真是个落草的好地方。”
李云龙却道:“这里虽然不错,但我认为咱们现在却不适合在此地落脚。”
梁春分忙问:“为什么?”
艾山有牙山不具备的优势,可我没法跟你说!
李云龙在心里默默吐了个老槽,嘴里却道:“陈家昨天可是足足纠集了五百人啊。
这里地势虽险,但咱们人少而且虚弱,若是咱们立足未稳陈家就来攻山,咱们未必能守住。
如果陈家再叫来官兵,咱们就更难抵挡了。所以我觉得咱们最好先悄悄去艾山。
只要咱们行动隐秘,官府追查到艾山总需要些时日,咱们就有了时间从容布置。”
为了更加有说服力他又强调道:“其实姜太公也是说艾山地处栖霞、蓬莱、黄县和招远四县交界之地,是个四不管的地方,咱们在艾山落草好过留在锯齿山。”
梁春分不解地问:“你怎么早不说?”
“声东击西嘛,增加陈家追查咱们踪迹的难度。而且我还没有拿定主意是不是去艾山。”
李云龙回想了一下小时候在舅老爷家看到的那些地图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直接去艾山大概要走一百里。不过我的打算是咱们先穿过牙山向东北进入福山县,向北走一段再折回栖霞县去艾山,可能要走二百里。
这样虽然走的路多了,但途径两县,中间又经过山区,栖霞这边就更难打听到咱们的下落。
不过我只能确定这一路的大体方向,却不知路上具体是什么情况。
这二百里未必好走,弄不好反而容易暴露行踪,那样的话咱们还不如先待在锯齿山。所以我想听听两位大叔的意见。”
说完他就看着韩盛和梁春分。
两位大叔啊,这个年代行军的事儿我不懂,你们拿个主意吧?
韩盛和梁春分亲眼看到锯齿山确实是落草的好地方,更加相信李云龙带大伙儿落草是受了姜太公的指点。
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怀疑艾山是否比锯齿山更适合落草,而是立刻开始琢磨该如何去艾山。
梁春分挠头道:“若咱们这些人都是东江军,专捡偏僻地方走就是。可队伍里大多是普通百姓,要在不识道路的情况下走这么远,还要隐藏踪迹便有些难了。”
韩盛略一沉吟吩咐梁春分道:“老宋不就是在福山县贩私盐嘛,他肯定要躲避官府的,咱们问问他有没有什么法子。”
宋兴家正在安排养过牛羊的奴工接手牲口,听到召唤立刻跛着脚跑了过来。
在听到要去艾山后他就笑了起来。
“我当是什么事情,这个不难。
辽东开战以来登莱年年支应钱粮,官府收税要逼死人,这些年强人便越来越多。
强人越多,老百姓就越不敢与强人结仇。谁都怕今天招惹了宋江,明天便有李逵杀上门来啊。
所以只要给点儿好处再吓唬一下,就能让人对咱们的行踪守口如瓶。
这个你们看我的便是,都包在我身上!”
他把胸脯拍得山响,一看就老有经验了。
李云龙立刻说:“行,这事儿就交给宋叔办了。
咱们现在不缺钱,所以千万不要怕花钱。只要大家能悄悄到达艾山就好!”
宋兴家建议道:“我觉得陈家昨天差不多给咱们杀光了,剩下的人未必再敢来追咱们。
这里距离栖霞县城足有七八十里,陈家今天去县城报官,县里的兵最早明天才能出城。
这时节天热,他们一天走七八十里就热死了。所以县里的兵到达之前咱们应该还有两天时间。
不如咱们先寻个地方住下,准备些干粮再上路。
这一